,小伙伴們大家好啊!我是編輯小雨。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件事:
2016年1月,重慶市的劉女士花了29.6萬元,高高興興地買了一輛二手奔馳。
但是劉女士沒高興多久,新買的車就總是出現一些大小問題,到4S店檢測,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劉女士還多次咨詢專業人員,數次進行處理,但是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今年8月,劉女士對這輛車越來越不滿了,就打算將車出售。
但是通過中介準備出手的時候才發現:這輛車之前出過一個大事故,并且申請了保險理賠,賠償金額達到了30.22萬元。
就這理賠金額,比劉女士購車的裸車價還要高,讓劉女士瞬間感覺自己上了當。
劉女士認為,經銷商刻意隱瞞了能夠影響自己決定的重要信息,構成了消費欺詐,在咨詢了法律人士之后,準備提起上訴。
按照新消法,要求“退一賠三”事故車買賣合同,讓經銷商退還自己的購車款,同時再賠償自己三倍的購車款。
劉女士這種碰上商家有欺詐行為的情況,不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是可以根據新消法要求奸商“退一賠三”的。之前就有一些索賠成功的案例:
2015年3月底,溫州人黃先生購買了一輛104萬余元的路虎攬勝,后發現該車銷售前更換過變速箱。最后溫州龍灣區人民法院判4S店賠償黃先生購車款314.4萬元,即“退一賠三”。
重慶人龔先生花360萬元買了一輛準新車法拉利,發現是事故車。因為車輛買賣合同時間在新消法實施之前,2015年10月29日渝北區法院判決被告退一賠一,退給龔先生360萬元的同時,賠償他360萬元。
最后事故車買賣合同,小編想給大家一個建議,現在中國的二手車市場還良莠不齊事故車買賣合同,奸商們往往利用低于市場價的價格來吸引人們進入圈套。
所以買二手車的時候不要貪圖便宜,盡量選擇正規的二手車交易公司,簽訂正規的交易合同,明確各方的責任,避免日后維權的時候出現互相“甩鍋”的情況。
如果買二手車不想再被坑,可以關注我們“汽車洋蔥圈”的公眾號,然后回復“二手車”就可以看到最全的辨別二手事故車的大招啦!
▼
車型導購
用車技巧
黑幕爆料
汽車洋蔥圈粉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