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朋友小張是個執拗性子,前幾個月非要買臺二手亞洲龍,說什么車是他親戚幫忙看的,12萬成交價還挺合適。
我當時就勸他:沒找專業人士驗車,光憑熟人介紹買二手車,這風險太大了。
這不,車剛開了7800公里,問題就全暴露出來了。
上周他開車來找我檢查,說車子開著不對勁。我一看這車,真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外觀上,機蓋縫隙參差不齊,全車到處都是飛漆,一看就是小修理廠的粗糙手藝。前保險杠和中網都是換過的,兩個前大燈也都是重新裝的。
仔細檢查發現,右前縱梁出現明顯變形,這已經超出了國標中對正常車輛的要求范圍,妥妥的事故車標準。
車頭肯定是遭受過不小的撞擊,而且撞擊方向是右前方。
機蓋右前角有厚厚的膩子,測量值超過2000,遠超正常水平。
更要命的是,檢查底盤時發現門檻兩側的地毯里竟然有發霉痕跡和水漬,空腔里還有泥沙。左右兩邊各有兩處進水痕跡,這已經構成了水泡車的判定標準。這車不僅是事故車,還是臺水泡車,真是雙重暴擊。
發動機狀態倒是還行,這臺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上模擬10擋CVT變速箱,動力輸出178馬力,雖然不算強但勝在平順省油。氣門室蓋和進排氣歧管都沒動過,也沒發現滲油漏油的情況。
主駕駛的氣囊有拆卸痕跡,這又是個隱患。雖然表顯里程才4萬多公里,但這車的實際狀況可比表面看起來糟糕多了。
最氣人的是,12.5萬的成交價居然還是市場正常價位。
我查了下同款2019年的亞洲龍,市面上13萬左右的報價比比皆是,最后談下來差不多就是12萬出頭。
可小張這臺是事故車加水泡車,實際價值最多也就7-8萬,這是足足多花了4-5萬啊!
這事給大家提了個醒:
最后,小張還是按捺住怒氣,準備找當初介紹的親戚去協商退車。這事讓我想起修車行當的一句老話:親爹來了都要掙兩千,更何況是什么熟人介紹。
這經歷說明,買二手車環節真不能貪圖省事。貪小便宜吃大虧的案例太多了,還是得找專業機構做檢測,把好每一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