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度因為到底要不要寫今天這期內容,而陷入深度糾結,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跟同事有說有笑,卻沒人能察覺我內心的痛苦和掙扎,第三秒的時候,我終于想通了,寫!
但是要提前說明,以下二手事故車的內容,可能會引起你的極度不適,SO!請30歲以下的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觀看,謝謝!
既然要聊事故車,咱先上幾道開胃小菜,各位先品品這“風味人間”!
話說這事故車真是姿態各異、千奇百怪,要么“面部猙獰”,要么“屁股開花”,在此,希望所有的蔥絲們,這輩子都不要有這樣的經歷。
也許有朋友好奇:這些事故車都是哪里找來的?有些東北的老鐵應該知道,沈陽那嘎噠有個很大的倉庫,那里面擺放著各種事故車供相關機構學習,我有幸也去過一次。
轉了一圈之后,我體會到了一句話,法證之父-羅卡說過:凡兩個物體接觸,會產生轉移現象,即會帶走一些東西,亦會留下一些東西,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好了不貧了,接下來,我們用幾臺車的實際案例來了解下,二手事故車都是什么樣子的……
案例一:馬自達6
第一臺是個集事故+水泡于一身的馬自達6。前車主對待這臺車的態度就是一個字“可勁造”,怎么個造法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打開機艙蓋,能看到發動機氣門室蓋周圍有明顯的漏油現象,還有拆卸痕跡。這個“拆”是因為漏油更換氣門室蓋墊造成的,不用太過擔心。
仔細檢查后發現,車子左前方翼子板內有著明顯撞擊后再修復的痕跡,從變形的角度可以看出應該是車身前部受到撞擊引發的變形。
我們再看看車內,主駕駛腳踏靠上的轉向柱和周圍金屬件有明顯的生銹,這種生銹是大量水汽長時間蒸騰造成的,并不是直接水泡。
從下面這種照片的角度可以看到主駕駛座椅下方的骨架,同樣是大面積生銹,但這個銹蝕的程度跟上方水汽造成的生銹完全不同,銹斑更大也偏厚些,可以推斷水汽的蒸發地應該就在座椅下面。
藏污納垢之地,一臺車最能藏污納垢的地方就在地毯下面。就好比一個平常出門,外表光鮮靚麗的人,可是家里卻雜亂不堪的像個豬窩! 揭開地毯的邊沿,可以看到下面有發霉的跡象,同時還摻雜著泥土和沙子。這個問題很簡單,天窗漏水漏的再大也不可能把地上的沙土帶進來。
那么結合“生銹”—“發霉”—“泥沙”這些現象看來,這臺馬6就是妥妥的正宗“水泡車”。默默的批著受傷外衣,懷揣“水淹之心”,混跡于市。
案例二:海馬騎士
第二臺車的名字大家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這是一臺“毫無底線”的海馬騎士,至于它為什么沒底線,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海馬騎士長這樣,咱們直接看重點:大家看到下面圖中這個破破爛爛的位置,是騎士的左前縱梁。這根縱梁被切割后經過焊接變成大家看到的樣子,坑坑洼洼銹跡斑斑,特別像月球表面。
而下面這一根,則是被切割修復后的右前縱梁位置,損壞程度跟左前縱梁幾乎一毛一樣。左右縱梁都屬于車身骨架中很重要的部分,切割再焊接后車身的剛性就會變的很差二手車是事故車有什么影響,甚至有安全隱患,這就是標準的“事故車”。所以挑選二手車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大梁”、“梁頭”這些地方的完整度。
如果車頭的防撞梁和吸能盒壞掉了,在大部分車型上這兩個部件都是“可拆卸”更換的,通過拆裝就能修理的損傷并不屬于事故車的范疇。
如果縱梁變形彎曲,一旦采用切割焊接的方式就要破壞車輛整體剛性,降低車輛性能。
如果有車商跟你說 “梁有點小傷,沒啥大事!”你可千萬不要信!完整的車身結構是一臺二手車的底線,買二手車一定要仔細認真的檢查一番。如果自己不太懂的話,可以找專業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幫忙檢測。
案例三:起亞銳歐
第三臺我們要看的車型,是個從北京某德系4S店找到的置換車——起亞銳歐1.4L車型。外表看著沒什么問題二手車是事故車有什么影響,對吧!其實我想告訴你,它的身世真的蠻慘。
但是銳歐的“慘”和上面的海馬騎士又不一樣,騎士是底盤下面的問題,而這臺銳歐則是上半部分的“頑疾”。先是在發動機艙內側看到左前翼子板上用馬克筆寫的數字。大家知道,原廠的翼子板內是不可能寫字的,廠家的QC質檢要是這么疏忽大意的話,那工資早就扣完了。這種不太講究的手法就是修理店小哥隨手一揮的“杰作”。
市面上大部分車型車頭兩側的翼子板都是通過螺絲和卡扣固定,是允許更換的易損件,所以有些車商會告訴你 “換個翼子板,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你這種人不要買二手車好啦! ” 這時候你就多問一句 “后翼子板要是換了就得大驚小怪了吧?!”下面這張圖是后備廂右側邊沿的封膠,這粗糙的手工活明顯是右后翼子板與后備廂連接處被切割后,重新打的膠,原廠做工再差也不可能這樣。
咱們再看看后備廂左側的樣子,原廠焊點清晰可見,原廠封膠用的恰到好處,原廠的做工還是很精細的。(下圖)
如果你挑車的時候遇到這類問題不知道怎么辦,用對比法就好。像這臺銳歐的后備廂只需左右對比下就知道哪邊有問題。如果左右對比不是很明顯,那就找臺同年同款的車型比較下便會一目了然。咱們接著往下說,拔下銳歐右前A柱上的膠條,很明顯這個A柱有過敲砸修復的痕跡,而且還有過切割焊接。(下圖)
從上圖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這些切割的刀口非常的不整齊,而且毛刺很多。沒辦法,一般修理廠的技術也就這樣了。
沿著上圖黃色箭頭的指示,稍微用點力便能扒開車頂飾板里的夾層,于是我們就會看到下圖A柱里的切割點,這個位置非常隱蔽,一般人還真找不到。
在扒過B柱、C柱的膠條之后發現,車子右側的三個柱子全部都有焊接修復問題。可以推斷,這輛車很有可能發生了嚴重的右側翻事故,車里的人是個什么情況可想而知。
買二手車別圖便宜
以上三臺事故車的“故事”就講到這里,這些故事的背后都有著慘痛的代價。現如今這些代價卻因為二手車市場的不規范,商家的不誠信再次發生了轉移,轉移到那些可憐的接盤俠身上。令人害怕的不是二手車,是人心!在這里再次重申我的觀點“價低于市,必有妖!” 買東西想要便宜些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面對購買汽車這種大件物品的時候,還是勸您冷靜下再考慮——“這臺二手車為什么會賣的這么便宜?”其實上面說的這些看二手車的方法是很容易操作的,扒個膠條,看下梁頭什么的都不是難事,屬于純入門的手段。但是真的在買二手車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不要以為看了一些二手車的文章和視頻就覺得自己專業了。因為二手車的坑真的多,各種連環坑、坑套坑,坑里還有刺!即使是專業的二手車販子都有打眼的時候。后續,我們也會給大家普及更多關于二手車的知識,是希望大家可以具備更多二手車的常識,因為這樣二手車是事故車有什么影響,那些不誠信的二手車商家才不敢肆意妄為,被坑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了!好了,這期的事故車就聊到這里,關于事故車您還有哪些想要了解的,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咱們下期再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