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位車主都不想發生交通事故,因為即便是車主是完全無責的一方,維修費用都是對方來承擔,車輛也會因為發生過事故而貶值,這部分損失還是要自己承擔的。如果要是自己不小心發生了事故,只能自己感嘆倒霉而已。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事故過后是可以索賠“車輛貶值費”的!
大師在網上找到了兩起案例可以給大家參考下,都是索賠車輛貶值的成功案例。
從兩起案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共同點,首先,被撞車主本身是完全無責的一方,事故中不存在任何責任。其次,被撞車輛都屬于高檔轎車,本身的殘值就相對較高。除此之外,大師也找了其他的案例,如果是公里數較低的新車,殘值也很高的情況下,也是有不少索賠車輛貶值費成功的案例。然后,每一輛車的貶值損失都由鑒定機構評估出具體的貶值數額,并不是車主自定的價格。最后,本身事故相對來說比較嚴重,對于車輛有著較大的損傷。
總結一下,如果你想索賠車輛貶值費,至少要符合以下四點:
1.事故中完全無責。
2.車輛本身的殘值率較高。
3.由專業鑒定機構給出的貶值數額。
4.對于車輛有著較大的損傷。
要滿足以上四種條件的話,很明顯大部分的事故是不適合索賠車輛貶值費。首先,像一般的小碰擦沒有對車結構造成損害,自然就談不上什么貶值。另外,一些雙方都有部分責任的事故,哪怕車主只有20%而已,也不太合適索賠。
并不是每次索賠都能成功的,但建議大家嘗試
其實,在先前最高院發布的《關于交通事故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的建議》中,有表示因為以下四點,一是汽車零部件溢價而產生損益相抵的問題,二是兼顧實際的交通環境,三是鑒定貶值損失的方法并不完全科學,四是客觀上講,每次事故過后都造成貶值,等實際問題的存在,對車輛貶值賠償持謹慎態度,傾向于原則上不予支持。不過,同時也說明了在部分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予以適當賠償。
最后,大師為各位讀者整體分析一下。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較為輕微、小型的事故,是不建議大家去索賠車輛貶值費的。只有某些較為嚴重的事故,損害到車輛結構、重要零部件時(A柱、B柱、C柱受碰撞而導致變形,就是非常明顯的重大受損),同時對方占事故中全部責任,客觀上的確存在明顯貶值的情況下,這時比較適合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