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二手車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簽訂二手車買賣合同,但由于很多車主忽略了合同的重要性,一般都不看條款就直接簽字畫押了,最后導致車子出了問題也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在簽訂二手車買賣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如果在簽訂合同之后與車商發生了權益爭論怎么辦?
在簽訂二手車買賣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1.違約責任需要寫清楚。雙方簽訂購車合同時,我們需要檢查合同有沒有明文規定違約責任,如果沒有,雙方都需要進行補充。例如過戶問題,如果在交易過程中不能及時過戶的話,無論對方是什么原因,都需要全額退款給買方。
2.車輛已有問題需填寫在合同上。消費者應找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車輛進行車輛評估,需要將車輛車況在合同中體現。另外,需要讓賣方在合同中注明車輛保證無重大事故,沒有大的機械隱患等保障。
3.確認隨車手續齊全。在二手車買賣合同中,需要有是否交付車輛的行駛證、購置附加費憑證及發票輛保險的保單憑證、車輛使用稅憑證、原車發票及購買的車輛保修以及保險期限等信息。
4.合同條款內容描述需清晰準確。雙方在簽訂二手車買賣和同事,需要認真閱讀合同,如果發現有條款描述模糊不清、出現爭議是,雙方都有提出修正的資格,確保合同能讓雙方都能看明白并且要讓雙方自覺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和該履行的職責。
5.標明車輛公里表是否準確。二手車的里程表是否準確,其實是二手車交易中最大也是投訴最多的問題。因此,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二手車里程表是否準確尚未調整,需要特別書面說明。比如2012年,一輛奧迪A6L行駛了6萬公里,和車輛行駛16萬公里相差3萬多元。因此,里程是否準確是當前二手車交易中最重要的問題。
在簽訂合同之后與車商出現權益爭議該怎么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