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車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一次扣12分,處2000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禁駕。構成犯罪的,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撞車后逃逸怎么處理
撞車后逃逸的處理方式要視具體情形而定。肇事逃逸不構成犯罪,會被罰款二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吊銷駕駛證。除此之外事故車輛逃逸怎么處理,還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車禍逃逸涉嫌構成交通肇事罪,則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事故車輛逃逸怎么處理,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不知道刮了別人的車走了是否算逃逸
不知道刮了別人的車走了是否算逃逸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交通事故逃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行為。
判斷行為人是否構成事故后逃逸事故車輛逃逸怎么處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檢查行為人是否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不僅要看行為人的供述,還要從事故發(fā)生時的時間、地點、路況、知識和經(jīng)驗等方面客觀判斷行為人是否知道,從而確定是否構成逃逸;
2.調(diào)查行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包括逃避刑事法律追究、逃避民事法律追究和行政法律追究;
3.檢查行為人是否客觀實施了逃離現(xiàn)場的行為。只有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行為人才能在事故處理機關首次處理前一段時間內(nèi)接受逃逸行為,才能在本規(guī)定中成立逃逸行為。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提醒您,交通肇事逃逸構成要件如下: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2.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xiàn)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
4.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