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安部創新推出“互聯網+交管”服務10項便民舉措,其中“推廣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自6月1日起已在全國36個城市試點應用。9月15日,我市實現了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速處理。
我市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功能上線第一天,記者走進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交通事故快處中心,就群眾關心的適用條件、使用時間、使用方法等問題,采訪了相關工作人員。
哪些情況適用?
記者了解到,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處上線第一天,邯鄲交巡警路面執勤民警引導部分發生輕微事故的群眾使用了視頻報警的方式完成快處快撤,及時恢復了路面交通秩序。
邯鄲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交通事故快處中心主任呂鋒介紹:“當事人手機中安裝有‘交管’App且支持視頻通話功能,在首頁中第一項可以找到‘事故視頻快處’板塊,點開后可進行視頻報警。”
呂鋒說,此次視頻快處業務擴大了輕微交通事故處理范圍,符合快處快賠條件的輕微交通事故車子發生事故第二天再處理可以嗎,可以進行視頻快處。“事故機動車有交強險且狀態正常的單方機動車事故、3車及以下事故都可以進行視頻報警處理。若發生多輛車連撞事故,則要線下處理。若該事故車輛一年內發生了3次以上的事故也可以視頻報警,以前則需要走一般線下程序。當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事故且人員受傷輕微,可以視頻報警走簡易程序快處快撤。”
呂鋒介紹,以下情況不適用視頻報警快速處理:“未投保交強險等(機動車被盜搶、注銷、扣留、到達報廢標準、事故逃逸和公告牌作廢,駕駛證轉出、暫扣、撤銷、注銷、吊銷、扣留、扣押、停止使用、準駕不符等)不能使用視頻快處、事故車輛為臨時號牌,則應當由轄區大隊事故中隊處理。”
呂鋒提示:“目前,視頻報警的使用時間為每天7點30分至19點,使用范圍為邯鄲市主城區。下一步,邯鄲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將督促協調各縣(市、區)視頻快處工作,未來,可實現邯鄲全域視頻報警快處快撤。”
一鍵報警,線上定責,掌上辦結
9月15日下午,接線員曹智勇警官接到市民王先生報警,他駕駛的車輛與另一輛車發生剮蹭車子發生事故第二天再處理可以嗎,報警后,路面執勤民警出警到達現場,引導王先生使用“交管”App視頻報警認定責任。
“請問是哪位市民報的警?有沒有人員受傷?”當路面民警確認無人員受傷后,請王先生視頻報警,交通事故快處中心民警曹智勇接通了視頻電話。
“您好,請撤離到安全區域,開啟車輛危險報警閃光燈車子發生事故第二天再處理可以嗎,放置三角警告牌,做好安全防護。”曹警官首先提示王先生謹防二次事故傷害。
緊接著,曹警官引導王先生完成視頻取證:“請按照以下程序進行視頻取證,首先請將鏡頭對準第一輛車的車牌號碼,再將鏡頭對準第一輛車的碰撞部位。然后,請將鏡頭對準第二輛車的車牌號碼,再將鏡頭對準第二輛車的碰撞部位。鏡頭對準兩輛車的正面,我需要拍攝全景照片,注意安全;正面拍完后到車輛的后面,也需要拍攝全景照片。”
事故現場取證完成后,還需要雙方當事人的信息,曹警官繼續引導:“請將鏡頭切換前置攝像頭,雙方當事人站在一起合個影。”
曹警官核對雙方當事人的姓名、身份證號后四位及手機號后四位后告知當事人:“事故信息已錄入,可以撤離現場了。事故責任認定書將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雙方的手機號碼上,請注意查看,還可以通過‘交管’App的網辦進度中查看事故責任認定書。”
視頻報警快處不到5分鐘,王先生駕駛車輛駛離。
呂鋒說:“如果不是車主本人駕駛事故車輛,需要當事人告知接線民警自己的身份證號,接線民警錄入當事人的信息。提交定責時,如果當事人不適宜走簡易程序快處,系統會提示需要進行線下一般程序處理。視頻報警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還要口述事故發生的經過,為線上定責提供依據。”
視頻快處快賠,讓群眾更滿意
視頻快處快撤具有“一鍵報警、視頻采集、自動核查、線上定責、線上處理、掌上辦結”的功能,處理事故方便快捷。
呂鋒說:“以前線上處理是當事人或路面執勤民警拍照,流程相對多、操作比較麻煩、等待時間較長。現在可以直接視頻錄像,民警聽簡述看照片定責,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這是對輕微事故處理流程的優化。”
“有圖片可能還擔心不能全面還原事故經過,得有視頻才能有‘真相’。視頻報警線上處理就能打消當事人的顧慮,完成必要程序后才放心地撤離現場。”經過連線,民警公開公正處理后,王先生稱贊視頻報警處理事故的好處。
呂鋒介紹:“視頻連線過程中,接線員不會宣布責任,由定責民警根據接警員抓拍的現場照片和雙方簡述定責,必要時進行調監控查視頻糾錯。如果當事人對事故責任認定書有異議,可以申請復議。”
公安部等部門出臺的《道路交通事故互聯網在線快速處理工作規范(試行)》列舉了21種“當事人負道路交通事故全部責任”情形,定責民警據此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無須等待出警,不需要提供相關材料,只需在“交管”App首頁“事故視頻快處”功能中進行視頻報警,即可根據工作人員提示操作,5分鐘內完成,撤離事故現場。今后,因輕微交通事故引發長時間交通擁堵的情況會得到緩解。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曹楚琦 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