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汽車事故工程》,許洪國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3)《道路交通事故分析與再現》,許洪國主編,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年。(1)《汽車事故工程》,江守一郎編,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1889年世界上發生第一起車禍死亡事故。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998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超過117萬人。我國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課程的任務和目的:了解汽車交通事故的特點、種類、劃分、統計規律,掌握汽車交通事故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方法,研究汽車交通事故的基本技能。一、交通事故與汽車事故工程交通事故分析是汽車事故工程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利用統計學的方法對事故進行分類汽車事故大全模擬,找出事故的重點或典型類型和形態,提出改進交通安全管理、汽車安全設計、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措施。交通事故分析結果具有統計特性,是對一個地區或國家交通安全狀況的總體評價。事故再現的關鍵在于發現、提取事故現場上遺留的各種物證,并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為了正確地進行事故再現,必須掌握與事故有關的各種數學、力學、工程學的基本原理。事故再現的重要依據是事故現場上的各種物證。有時事故分析專家并不能出席現場。因此,事故現場的取證就是一件非常細致而重要的工作。
交通事故物證主要分為事故附著物、事故散落物和事故痕跡三類。是指附著在事故車輛、人體及其它物體表面,且能證明事故真實情況的物質。油漆、油脂、塑料、橡膠、毛發、纖維、血跡、人體組織等。是指散落在交通事故現場能證明事故真實情況的物質。損壞脫落的車輛零部件、玻璃碎片、油漆碎片及車輛裝載物等。是指在事故車輛、人體、現場路面及其它物體表面形成的印跡。撞擊痕跡、刮擦痕跡等。事故再現的基本目的:研究一個具體事故的特殊性,從空間和時間上確定事故每個階段的過程,并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為了對事故運動過程進行再現,需要有關于位移和地點(如接觸點、受力方向、碰撞后的分離方向)、速度(如車輛開始速度和碰撞速度)以及時間(如反應時間)等數據。汽車與行人事故再現規律的應用基礎是痕跡。特別是下述的事故痕跡:車輛的靜止位置;碰撞地點位置;行人的事故后靜止位置;制動印跡;挫痕位置、大小和形狀;汽車的損壞;汽車上的擦痕位置、大小、形狀;路面狀況;摩擦系數;受傷分布圖;行人的受傷種類;衣服的損壞和臟污;痕跡的不規則性。事故再現的任務:是盡可能清楚地描述事故的運動學過程。交通事故分析可分為事故案例分析和統計分析。做好交通事故鑒定工作,正確處理好交通事故,這就需要提供一套科學的事故分析和鑒定方法,即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方法。
為掌握事故發生的各種規律,為交通管理和交通事故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據,就要對交通事故的發生、發展、分布及其因果關系進行調查和統計分析。事故案例分析是針對交通事故個體所進行的具體分析。相對統計分析來說,它是微觀分析。其目的在于再現事故的全過程,為交通事故的正確處理和改善汽車設計的安全性提供科學的論證和依據。(1)有關汽車結構性能的內容(2)速度和制動情況的推算(3)事故因果關系的內容(4)與酒后駕車有關的內容(5)與視認性有關的內容(6)與人類工程學有關的內容(7)與道路環境有關的內容收集信息證據整理資料數據加工分析和計算比較計算結果與原始資料確定合理的方案寫出鑒定/分析結論事故統計分析屬于宏觀分析,其中包括線路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地域性事故的統計分析。線路事故統計分析是以特定的道路區間為研究對象,調查路段事故發生的狀態、次數、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進行因果分析,研究事故多發區段和多發點。為交通安全治理、交通管理、道路改造、安全設施的設置提供決策的依據。地域性事故調查統計分析,主要針對全國、省、市、縣及某些特定區域所進行的各種統計分析。它對制定國家交通安全政策和法規,確定交通治理的投資,交通管理機構及研究機構的設置等有重要作用。
統計研究有坐標圖法、直方圖法、圓圖法、排列圖法、分析表法、事故圖法等。道路環境與事故有關的統計研究。如道路的幾何尺寸、線型等與事故發生次數的統計分析。事故研究的任務是借助于已有的數據進一步回答事故的原因,探討降低事故后果的措施,從中可獲得進一步的理論和經驗(諸如工程技術、醫學、心理學),從而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決策依據。交通事故研究的內容包括事故調查與統計、事故再現和事故分析三個方面。二、汽車事故工程研究領域二、汽車事故工程研究領域事故研究事故調查與統計事故再現事故分析工程技術醫學心理學計算模擬試驗模擬受傷診斷參與者分析受傷治療交通教育評價、建議、措施工程技術借助模擬方法(乘員模擬計算模型、模擬假人試驗、自愿受試者、尸體)嘗試獲得與描述事故有關的車輛、人和環境特性的特征值。這些特征值描述車輛損壞、人體受傷(人與模擬假人的可比關系,乘員模型與人的相近性,事故嚴重程度與受傷的關系等)以及環境的作用。醫學評價醫生診斷、醫院報告、事故受害人病理結果與受傷嚴重程度、受傷形式以及事故參者事故后果的關系。事故調查與統計的目的是總結事故,用統計方法對事故數據進行整理和加工。道路交通事故的統計評價可以揭示事故的重點,從而使得分析有的放矢,并且確定碰撞事故乘員受傷與事故嚴重程度的相互關系。
對于不同的機構和不同研究目的汽車事故大全模擬,事故調查的項目也不同。政府主管機構所進行的事故統計是二次事故統計。這些統計結果來源于警察的事故調查報告。這種統計結果供交通警察提高素質使用。警察的事故現場調查數據不僅可供政府決策使用,而且也適用于解釋事故原因和澄清事故責任。事故調查表格和調查方法是這種多目標問題的最好方法(折中方法)。雖然有人曾經嘗試用交通警察采集的事故數據對政府統計的特殊要求進行計算,但是,由于一系列制約的存在,而缺乏說服力。這種交通事故統計方法主要適用于分析現行交通安全狀態以及地區乃至全國的事故現狀。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日本、聯邦德國一般都逐月或每年匯總,并發布一次全國交通事故的詳細統計結果,它包括50至100個有關參數汽車事故大全模擬,諸如季節、地點、道路狀況和種類、視線情況、天氣條件、事故原因、駕駛員違章、車輛缺陷、事故類型、事故種類以及直接物質損失和人身傷亡的一般事故數據。上述兩類都屬于政府統計的性質。由于其數據面廣,數據的精度受到了影響,誤差首先受下述兩個方面的影響:不是所有的事故真正被警察所采集處理(即官方未掌握的事故數據);由于政府統計調查的特點,對事故報告統計不準確(報告誤差)。從事故研究的觀點出發,政府事故統計不準確還受到下述方面的影響:對于事故研究十分重要的一些事故特征(例如碰撞形式、安全帶使用等),在各國政府統計報告中根本沒有涉及到;政府統計中某些調查特征(例如受傷嚴重程度)的定義不精確,也不適用于某些目的的事故研受傷嚴重程度的分類和描述僅分為三組:輕傷(標準為門診處理),重傷(住院治療)和死亡(當場死亡或直接原因受傷間隔一段時間后死亡,各國不同取值不同,分別為1天、3天、7天、14天、1個月或不限制天數)。
這種觀察研究可獲得交通事故某一方面的詳細信息,例如對HUK(機動車和健康義務保險)聯 合會的保險檔案中交通事故數據的綜合利用。 從而獲得與車輛、安全帶使用、乘員的車內分 布、車內碰撞接觸部位以及分析事故過程必需 的其它數據。 對于某些棘手的交通事故,可以利用法院的檔案、驗尸報告、事故鑒定人員的鑒定材料、保 險單以及事故調查報告(約500個數據)檢驗其 正確性,這就是利用大量案例進行深入研究。 這種追溯性、地區性的多學科大規模事故調查是對真實事故進行現場考察研究。它通過浩瀚的數 據集,全面考慮事故的工程技術、醫學和心理學的 各個因素的影響。為了對事故進行精確的數據采集、 分析和再現,每起事故最多要采集2500個數據。但 是,這種區域性事故研究必然受到研究地區、時間 以及項目費用的制約。 各國大型汽車制造公司、保險機構、政府主管 部門以及其它獨立機構根據本身的研究目的,都有 其詳細而精確的特殊事故調查結果。各個大型汽車 制造公司限于對其生產的汽車參與的交通事故進行 調查研究,從中獲得的結論,主要為其汽車安全措 施的改進提供依據或對已實施的安全措施效果進行 驗證。 可測數據可描述數據 可確定數據 事故方面: 工程技術 心理學 醫學 事故調查 事故階段: 事故前 事故中 事故后 事故調查數據種類 數據廣度事故數據采集 數據深度 樣本參數廣度 事故調查 費用 事故調查的 任務與方案 事故的地點特征 技術手段 事故調查的特殊性 事故警察 事故檔案 事故簡報 法院/律師 地方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 統計報告 警察及統計局的事故數據整理過程 參加保險車輛事故材料事故研究 報告 事故檔案 鑒定:車輛、醫學、事故 損失報告材料(保險) 事故當事人詢問表格 美國的交通事故多學科研究機構如FARS( )。
它是包括1975年以后美國全國各種嚴重交通事故信息的數 據庫。FARS數據庫的數據來源自警察報告的數據、車輛、駕駛員 以及發照機關和醫院的報告(包括解剖結果)。該數據庫提供美 國詳細的嚴重事故數據。 NASS ( )。 NASS是一個由有經驗的、受過專門訓練的事故研究課題組 組成的聯合會。 HLDI ( Loss Data ) ( )。前者是 一個保險組織。后者為政府管理機構,其研究成果經運輸部 ( 主講教師:譚立東學時16 事故原因事故開始 (主動安全) 事故過程 (被動安全) 事故結果 事故方面: 工程技術 心理學 醫學 事故發生 事故參與者: 環境事故調查和分析中的事故因果鏈 要求事故發生的描述 事故發生解釋 代表性 單一結果存檔 事故重點和特殊問題闡述 法律判決的檢驗 措施效果的評價 必要措施闡述 規范化和分類 促進主動安全性的研究 回答新的問題 具體事故的力學闡述 違章行為復述的可信性 可能性 事故 事故 事故調查和分析的要求和可能性 三、交通安全研究的范圍三、交通安全研究的范圍 安全度:描述一個技術過程或狀態危險程度小 于其代表值(危險界限值)的一種度量。
危險度:描述一個技術過程或狀態危險程度大 于其代表值(危險界限值)的一種度量。 安全度+危險度=1 損失 碰撞體 被碰撞體 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僅限于研究人、道路車輛和環境的安全。 車輛道路 主動安全 (事故的避免措施) 被動安全 (事故后果降低措施) 交通教育與解釋 交通醫學 法學方面的安全 安全裝置使用 救護事業 保險事業 行駛安全 條件安全 操作安全 感覺安全 自保護 它保護 交通流控制 道路交通管理與建設 事故重點研究 交通法規 道路路緣石圓滑 事故現場保護 主動交通安全人的主動安全性 車輛的主動安全 環境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