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0日-22日舉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會(GIMC 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分享了《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及應用》的報告,從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的安全監管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安全比傳統車并不差,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率是萬分之0.26,公安部門數據顯示,傳統車同期火災事故率約為萬分之1-2。
孫逢春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大數據是智慧出行里最主要的議題之一。汽車安全,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安全十分主要。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發展20年,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涉及車聯網方面的技術及應用,建有國家、省市地方政府及企業共三級車聯網監管體系。
截至今年9月中旬,國家監管平臺的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有將近350萬輛新能源汽車接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汽車事故率是多少,目前總運行里程數1600多億公里,每天新能源汽車運行的上線數超過64%,所以新能源汽車上線率非常高,每天運行1.3億公里,產生數據在國家平臺上大概有20T。國家監管平臺按照國家標準采集61項新能源汽車數據,同時建立了動力電池溯源的國家平臺。
新能源汽車安全重要是保證運行安全。現在這個平臺7×24監管,可提前10天發現車可能要起火,預警率為62.9%,提前三小時預測車要起火的準確率超過80%,總體上可發現、可預判、可處置。孫逢春強調,新能源汽車安全比傳統車并不差,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率是萬分之0.26(因新冠疫情總體出行里程減少)。根據公安部門有關數據,傳統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約為萬分之1-2。2017年及以前出廠的新能源汽車事故率較高。
而且我國家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顯著低于國外,例如特斯拉報告的是2.8億公里發生一次燃燒事故,根據2018年-2019年國家監管平臺統計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統計是4億多公里發生一次燃燒事故。
孫逢春表示,大型車企在各個方面投入比較大,涉及著火車輛事故比較少,但是乘用車起火事故占比較大,因為絕大部分都用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較好。2020年目前統計的54輛著火車輛中,乘用車25輛,占起火事故的46.3%汽車事故率是多少,專用車事故為25.9%,客車事故為24.1%。
孫逢春介紹,運動狀態下著火車輛比較多,充電起火事故相對少一點。靜置起火事故占比為31.4%汽車事故率是多少,行駛狀態起火事故為40%,充電狀態起火事故為17.1%,未知狀態為11.4%。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