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加強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是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整體向好、推進交通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7月9日至10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召開全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現場會,實地觀摩了廣州、深圳兩個城市事故預防的相關做法。為促進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經驗交流,助力交通事故預防工作進一步推進,交通言究社策劃開設“聚焦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專欄。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的是深圳交警創新停車場管理,將其打造為交通事故預防的源頭陣地相關內容。
深圳是全國車輛密度最高的城市,其中私家車占比為80%。傳統的城市交通管理強化對“兩客一危一貨”重點車輛的源頭監管,而對私家車的源頭管理相對薄弱。深圳交警考慮到停車場作為私家車出行的起點和終點,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創新思路,將停車場納入交通事故預防的重要源頭陣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那么,深圳交警在停車場管理方面具體有哪些創新呢?
制定法規標準 建立智慧停車管理平臺
制定法規標準,為停車場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為規范停車場管理,深圳交警自2003年起就已經陸續出臺了《深圳市經營性停車場規劃建設和機動車停放管理條例》、《深圳市經營性停車場設施管理辦法》、《停車庫(場)車輛視頻圖像和號牌信息采集與傳輸系統技術要求》等相關法律法規、地方標準和行業規范,對經營性停車場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
圖1:深圳市停車場管理相關法規、標準、規范
建立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實現全市停車一張圖
為對全市近6000家經營性停車場進行統一管理,深圳交警建立了智慧停車云平臺,目前已實現4500余家停車場的數據接入,日均采集過車數據500萬余條,實現了“全市停車一張圖”,實時展示全市各停車場的位置、車位周轉率以及飽和度。
圖2:全市停車一張圖
建立查、管、宣、服四大機制
深圳交警建立查、管、宣、服四大機制,將停車場從原來僅供車輛停放的單一功能場所,打造成為交通安全管理實戰陣地。
查:動靜態車輛情報體系服務警務實戰
深圳交警將停車場數據和路面卡口數據融合分析,獲得車輛行駛軌跡點到點的情報信息,對行駛的車輛做到“行知軌跡、停知位置”,將原來交通情報體系的“人、車、路”要素拓展到“人、車、路、場”四個維度。在交通管理實戰應用中,這些情報信息發揮了重要作用。
假套牌車的危害不言而喻,其查找難、查獲難也是交警部門的“痛點”所在。傳統的假套牌車查處模式是分析路面軌跡,然后在路面設卡守候,警力消耗大,查處效果不明顯,而且對于行駛軌跡不規律的隱患車輛,往往一籌莫展。
現在通過智慧停車云平臺,利用停車場卡口數據,可以及時發現布控的假套牌車,并自動觸發預警。7月6日8時,深圳交警支隊羅湖大隊布控的一輛套牌車進入某停車場,觸發了停車場系統預警,支隊情報中心立即將警情轉給民警,并聯系停車場管理單位配合查處。收到交警指示后,停車場管理人員以車輛發生事故為由,通知車主到現場,協助交警查獲違法駕駛人和車輛。從情報下達到查獲車輛交通事故停車場,僅僅用了15分鐘,大大提升了隱患車輛查處效率。
圖3:隱患車輛進入停車場后自動預警
上半年,深圳交警共查獲458宗涉牌涉證重點違法車輛,有效解決了涉車管控圈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日均出現在深圳路網的假套牌車由2016年的1150輛下降到不足30輛。
管:協同共治 做好停車場內秩序管理
在停車場內常見的一車占兩位、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出入口等行為,不僅導致停車場秩序混亂,給停車場管理帶來困擾,也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
? 確定七種情形,追究停車場管理主體責任
下面視頻中的案例是2018年12月19日在寶安區一個停車場內發生的交通事故。視頻中的小型越野客車由南往北行駛至4巷20號路口左轉時,左前輪碾壓蹲在該路口玩耍的2歲兒童,造成其當場死亡。在這起事故中,因為停車場內停車秩序混亂,致使肇事車輛沒有及時發現蹲在地上的兒童。在事故定責時,追究肇事車輛駕駛人責任的同時,連帶追究了停車場管理單位的責任。
視頻:轎車在停車場內轉彎時碾壓兒童致其當場死亡
為減少此類事故發生,規范停車場秩序管理,深圳交警制定了《關于對停車場管理單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指導意見》,確定7種應當追究停車場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的情形交通事故停車場,對管理不善、長期秩序混亂停車場管理單位進行處罰,具體包括:
同時,停車場管理單位發現場內不規范停車,無法聯系車主或勸阻不聽的,可通報交警部門,由交警上門查處,對違規停放車輛的駕駛人進行罰款。
圖4:交警對停車場內違規停放車輛進行管理
? 停車場管理人員也是“交通勸導員”,協助處置輕微事故
在停車場日常管理中,輕微刮碰事故最為常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停車場也屬于道路交通管理的范疇。深圳交警將“及時引導、協助處置場內輕微財損事故”納入停車場管理單位的職責范圍,停車場管理人員也是“交通勸導員”。
圖5:停車場內輕微刮碰事故
在停車場內發生輕微交通事故,交警部門會與停車場管理人員聯系,告知其事故情況,如果事故雙方當事人都在場,管理人員到事故現場協調,并通過交警“深圳輕微事故視頻查勘定責平臺”處理,無需交警到場;對于責任方逃逸的事故,停車場調取場內監控視頻交通事故停車場,協助交警查證逃逸車輛。交通勸導員機制試行以來,每天處理停車場內輕微財損事故300余宗。
圖6:輕微事故視頻查勘定責平臺界面
通過發揮交警與停車場管理單位對停車場秩序的協同共治,有力解決了原來的停車亂象問題,同時以點帶面,培養市民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
宣:停車場內精準宣傳
預防事故發生的關鍵是源頭勸導,深圳交警通過在商業、住宅、工業園、城中村開展多層面、多維度的停車場交通安全宣傳,將全市打造成一張“勸導網、防控網”。
? 宣傳內容精準化
深圳交警根據商業、住宅、工業園、城中村四類不同的停車場類型,結合停車場人群特點和風險點,確定了不同的宣傳重點內容,分別為:酒后駕駛、交通管理新舉措、便民措施;酒后駕駛、行人和電動自行車出行安全、老人和兒童出行安全;貨車出行安全(盲區)、電動自行車出行安全、疲勞駕駛和超載、行人出行安全;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出行安全、行人出行安全、老人和兒童出行安全。
? 宣傳方式精準化
根據停車場不同功能區域,制定不同的交通安全宣傳策略,采取“貼、播、勸、獎”四步法。
圖7:“貼、播、勸、獎”宣傳四步法
服:停車場交通便民服務
深圳交警還將停車場作為為市民提供各項交通管理便民服務的理想“陣地”。
? 利用出口道閘進行車駕管業務信息提示
停車場出口道閘顯示系統與交警部門實現數據互通,駕駛人駕車駛出停車場時可以得知本車的車輛違法、年審、車輛保險、駕駛人違法等信息;駕駛人在掃碼繳費后,還通過繳費短信提供網上車駕管業務辦理鏈接。此項措施實施以來,全市交通違法和車駕管業務的網辦率由原來的30%提高到43%。
圖8:停車場出口道閘提示信息
? 停車場數據應用于交通秩序管理
停車場數據還在交通秩序管理方面得以應用。今年以來,仙湖、會展中心等大型活動場地的停車場系統實現了與深圳市預約出行監控系統的對接,以進一步強化預約通行。與去年同期相比,預約通行區的事故警情和擁堵警情分別下降38%和43%。
圖9:停車場數據用于交通秩序管理
深圳交警還將停車場數據共享給地圖公司,為市民提供精準的停車誘導服務。
圖10:數據共享提供停車誘導服務
? 建立行業協會,搭建政企溝通橋梁
2017年,深圳交警牽頭成立了深圳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在政企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其中,政府負責制定行業標準和規范,進行監管;協會負責協調企業、政策宣傳和業務指導等工作,二者相輔相成,協作共贏。
在停車場聯動機制的帶動下,近兩年來,停車場管理工作轉型升級,全市余名停車場管理人員既是收費員也是交通勸導員,6000家停車場成為6000個事故預防源頭陣地。未來,停車場將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征稿啦!
歡迎投稿交流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預防經驗做法和事故預防新思路新方法!稿件請發送郵箱:,并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