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看看各個二手車平臺的檢測報告了,以前我們也一樣做這些檢測項目的設計,現在平臺的檢測項目和報告的展現形式跟以前也有所變化,今天我帶著你們一起來看看現在的檢測報告設計,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具體存在哪些的變化呢?
我們今天就以瓜子二手車的檢測報告為例,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情況:
打開瓜子二手車網站以后,我們就以常見的熱門車型寶馬3系為例,從中選取一臺進行講解;
我們就選取這臺17款寶馬3系 318i時尚型來進行講解二手車檢測流程,這個應該是瓜子嚴選店里的車輛,車輛已經進行整備進行售賣;
瓜子網站上面的車有的是經過整備的車輛,有的是沒經過整備的車輛,具體以合同約定為準,網上看車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它的內飾圖片,有的整備過車輛會掛有這樣的標簽,整備過的車輛就免得你后期自己維修了,這樣比較方便也省事一些,這一點還是很不錯的。
服務保障這一個位置要仔細閱讀,這里面涉及到一些后期的賠付問題以及出現問題車輛如何進行處理;
這里我只挑選幾個重要的來進行說明,這些都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1、2年或4萬公里售后保障服務
這里很明確的寫出來了13大系統的保障,但需要注意賠付總額的上線是9.20萬元,就是如果超出這個部分的金額需要自行負責。
注意事項:簽訂購車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購買車輛是否有售后保障服務,第二個注意購買車型是否在售后保障車型內,這一點一定要合同看清楚。
2、30天無憂退車
這個退車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是二手車銷售發票開具日期30日內,退車時候公里數不能增加超過2000公里,部分車輛不享受這個30天退車服務,具體還是以合同為主,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注意事項:這個退車的服務并不是你交了多少錢,最后全部退給你,車輛交易環節產生的服務費、過戶環節產生的服務費及成本費、金融咨詢管理費及利息、由于您申請退車可能引發的車輛運輸費、公戶車交易稅費、誤工費、交通費等其他費用,由您自行承擔,已經收取的瓜子不予退還。
3、調表車先行賠付
這個可是以前的報告里沒有涉及或者售后賠付的問題,這一點現在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4、拒收盜搶查封車輛
如果您在瓜子平臺購買到這樣的車輛,瓜子會先行墊付購車款和退還服務費。
了解完這些服務保障以后,我們正式進入這臺車的檢測報告環節:
這個檢測是經過兩次檢測完成的,第一次就是評估師的初檢,沒有對車輛的底盤部件進行檢測,第二次是進店的復檢,其中涉及對底盤67項進行檢測。
我們來看看瓜子的復檢報告,這個應該是包含底盤等部件最詳細的報告。重大事故檢測28項、水泡火燒檢測18項、調表排查12項。
這三大檢測項目內都是包含一些新的檢測項目二手車檢測流程,聽我一一來進行介紹:28項重大事故檢測這里面,每家檢測機構基本都相同,瓜子這里面多了一個是否為冰雹車的檢測。
冰雹車的檢測比較有意思,一種是通過外觀來判斷,車身覆蓋件出現明顯的多處冰雹砸的痕跡,但是你整備這些就沒有了,由于是多處這個痕跡,用凹痕修復這人工費肯定付不過來,只能進行更換或者就那么放著。另一種是查保險,保險公司進行的賠付。
水泡火燒檢測項目18項,這里主要看他有沒有進行維修記錄查詢,主要看這個位置有沒有勾選即可;
勾選這里至少可以證明這臺車查過保養記錄,泡水的風險大大降低了,但是也有很多水泡車不在4S店維修的,那這部分就排除不了了,除非你能查到該車的保險記錄。
現在能把這一項操作寫到檢測報告里面已經很不容易了,這一點的信息您一定要看仔細,這就是一個后期出現問題時候的證據收集。
12項調表排查,這個是以前的檢測報告里面不曾涉及的地方,瓜子的檢測報告里給出了12項檢測。
這里你需要注意兩個位置的檢測項目,一個是OBD里程數差異,這說明他們用電腦對變速箱內部數據進行了讀取,另一個是維修保養記錄里程,這說明他們查過此車的維修記錄。
如果這兩步操作都做過,車輛不可能會發現存在調表的可能,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兩個位置是否有勾選。這也是證據收集的一個線索點。
底盤位置有48項檢測,對底盤的元件主要是看漏油痕跡、拆卸痕跡以及更換痕跡等。
這是一臺17款的寶馬318i,一個前置后驅車型,不知道為什么底盤檢測里面分動箱會打選項,一個兩驅車型怎么會存在分動箱呢,你是怎么檢測出來的呢?
這里就存在一個疑問,這究竟是評估師手滑選錯了,還是整體的系統操作呢?我又看了幾個其它城市的檢測報告發現都是一樣的問題,原因我想不言而喻了。
對于48項檢測項目,我簡單選取幾個來進行說明一下。比如“差速器”,針對于差速器評估師只能檢測是否有漏油痕跡、外殼是否有破損痕跡,其它的是無法進行檢測的,這個換哪個評估師都是一樣的。
底盤檢測里面有一個“前橋油封”,這個概念就比較模糊了,它具體是哪個位置,我并不是很清楚,這里是指發動機油封嗎?
如果是發動機油封,那還真不錯,發動機后油封漏油的問題是經常出現的一個常見現象,修復的費用也比較高,主要在于拆卸的工時費用高。
底盤檢測里面有一個“轉向平面軸承”,這個是什么東西?這個東西歧義很大,究竟是輪胎的軸承還是減震器的軸承呢?
如果是輪胎的軸承,這個是靜態可以進行檢測的,但如果是減震器的軸承這個是需要動態進行檢測的。
輕微碰撞有22項檢測項目,這一部分就是一些汽車主骨架以外的一些部分,這里面的項目跟骨架、外觀是有重合的。
易損耗部件一共有22項檢測,主要就是看有沒有漏油、磨損的跡象。
安全系統14項檢測、外部配置33項檢測、內部配置42項檢測、高科技配置2項檢測、隨車工具4項檢測。
內部配置里有一個VIN碼的檢測,這個是檢測項目很重要二手車檢測流程,可以看出車輛是否有偽造身份的可能。
真空助力泵這個檢測是對剎車系統的一個檢測,也是經常出現問題的檢測,這個檢測是很重要的一項突破,以前是不存在這個項目的檢測的,現在增加了這個項目的檢測。
但是,我相信很多評估師對這個真空助力泵未必會檢測,不信下次驗車的時候您可以問一問,他們對這個怎么檢測的。我估計有一部分評估師都分不清楚是普通的真空助力泵還是真空泵的問題。
啟動駕駛檢測包含儀表臺指示燈10項檢測、發動機狀態5項檢測、變速箱及轉向5項檢測。
外觀內飾檢測一共22項,基本都是外觀覆蓋件的檢測。
總結:現在的檢測報告要比以前的檢測報告更加詳細了,新增了調表排查項目、易損耗部件檢測等。從檢測報告的項目上來看我們明顯能感受到想要把車輛的車況更加細致、詳細的表現出來,而且在檢測工具的使用上也不止手電筒、漆膜儀這類工具,添加了維修保養記錄的查詢以及OBD接口的檢測,使用電腦對內部數據進行讀取,這一點對排除調表車有很大的幫助。
優點我們說完了,接下來我們說說缺點。
檢測報告的項目設計的越多,對評估師的操作/檢測項目就越多,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報告就需要評估師有相當的熟練程度,這對評估師是一個技術要求。從檢測報告的結果來看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這就像文章里提到的究竟是粗心造成的失誤還是系統操作的結果?
這類明顯的低級錯誤在網上居然也會出現,這說明后臺對報告就沒有一個審核的機制,檢測報告的發布還是以評估師的發布為主,平臺不會對其進行審核。這究竟需不需要進一步復核呢,這里只有企業自己知道,別讓幾個低級失誤造成用戶對報告的質疑我想這是需要企業解決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