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平臺的奧迪和大眾,區別還挺大,發動機、底盤懸架,各種用料到細節,奧迪都是做得更好的。
這就好像是:同一個媽生的孩子,長大后兩兄弟身高、體重、性格、學習成績都有區別。
奧迪和大眾現在同平臺的車型有哪些
雖然整天網上都說:“奧迪?奧迪就是個換殼大眾啊!”實際上奧迪和大眾,共用平臺的車型沒我們想象中那么多。
MQB平臺:A3、Q3、A1、Q2、TT,5款。大眾相對應的:高爾夫、朗逸、寶來、Polo、途凱。
MLB:大眾是輝昂,奧迪是A6L。MLB、EVO平臺:大眾是途銳,奧迪是Q7。
大家常說的:“A4是換殼帕薩特!”它們其實不是同一個平臺,A4是MLB,帕薩特是MQB的。
同平臺大眾、奧迪有哪些區別
知道這些之后,再來看看同平臺的奧迪和大眾,到底哪里不一樣。
首先就是車身材質的區別比較大。
奧迪很喜歡在車身上用鋁的。黑科技、輕量化技術,這種東西就是車身上面加入大量的鋁材料,保證強度,減少車身重量。
北京現代汽車有論文,《車身輕量化實現的思路及途徑》里面講。
鋁材料密度是鋼的1/3,吸能是鋼的2倍,碰撞安全方面是有明顯優勢的,而且鋁的可回收性、耐腐蝕性是更好的。
密度更小,質量也更輕,自然也就更省油了。
一汽大眾也有論文,《車身輕量化材料和工藝制造技術》里面講:如果汽車整車質量降低10%,燃油經濟性提高6%到8%。
同級別、同平臺,A3、高爾夫我們比一下。
A3發動機艙蓋、前副車架、前保險杠后面的吸能橫梁,后窗下面的臺板都是鋁的。
高爾夫:普通鋼材。鋁更貴嘛。
歐洲鋁業協會(EAA)做了一個統計:如果高爾夫這樣大小的車子,用全鋁車身來搞的話,成本比全鋼車身多了大概7000塊錢人民幣的樣子。
接著來看,同平臺的奧迪和大眾,發動機也不太一樣。
奧迪的發動機比同期的大眾車子領先一代、半代,這個是傳統。15年的時候,Q5上面第3代,其他大眾車型第2代。
我們接著來,像2020款的途銳和Q7,都是MLB、EVO平臺的,發動機也都是新一代 3.0V的發動機。
這個發動機是保時捷和奧迪共同研制的,它又不會像,還分TSI、TFSI各種聽不聽得懂的大版本,它只有TFSI這一個版本,這下總好一樣了嘍?
但是奧迪還是給自己開了個小灶,偷偷小改了一下發動機。
馬力雖然都是340匹,扭矩硬生生比途銳多出了50N·m,連同平臺的保時捷卡宴,也都還沒有用上。
而且還加了混合噴射技術,這個也讓Q7比途銳重了的情況下,工信部百公里油耗還少了0.4個。
同樣的情況也是出現在A6L、輝昂這種2臺同平臺的車子上的。
A6L上用的是 3.0L發動機,輝昂還是在用舊的 3.0L發動機。
不僅是國五排放,而且馬力還少了41匹,扭矩也少了60N·m,A6L 48V輕混系統同樣也是沒有的。
反正你就記住:不太一樣,就行了。
這里有點要講了,前面講了,奧迪比輝昂多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3.0低配的輝昂,還比A6L 3.0最低配的指導價貴2000多塊錢了。
大眾集團就有點像是個偏心的“媽媽”,什么好東西都是給奧迪這個“哥哥”先用的,用完了再給大眾“弟弟”用的。
同樣是懸架上面,同平臺的奧迪和大眾也是有區別的。
A3全系都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架。
寶來和朗逸同級別、同平臺的車子,后懸架清一色是扭力梁非獨立懸架,土話就是“板車懸架”。
高爾夫低配也是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的,只有高配的車型才有多連桿。
湖南大學有論文,《汽車多連桿懸架的多目標優化與分析》上面講過。
獨立懸架相比非獨立懸架,車身振動是更少的2017年大眾寶來二手車交易市場多少錢,行駛穩定性是更好的,平順性也是更棒的。
多連桿懸掛的舒適性是所有懸掛中最好的,同時能夠完全針對車型做匹配和調校,最大限度發揮輪胎的抓地力,提高整車的操控極限。
所以說,奧迪在懸架上幾乎是碾壓大眾的。
這就像跑步比賽:別人都是穿著專業的跑鞋,你穿個拖鞋和人家跑,就因為你是他弟弟,這怎么贏呢?對吧?
很多細節上,奧迪也是更好的。
比如說:高爾夫全系門板里面是沒有隔音棉的,A3前后門里面是有大塊的隔音棉的,同時,A3的門框膠條是雙層的,高爾夫是單層的。
這都是小細節,你看,摳著摳著摳著,把2個品牌價格和差距就這么摳出來了。
《時代汽車》期刊有論文,《汽車隔音技術淺析》里面講。
對車門加貼門飾板內隔音棉,能夠有效吸收因車門鈑金較薄產生的「」的振動聲波,還能對車門強度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
同時門框的隔音膠條還能增加車子的氣密性,降低風噪,就外面「呼呼呼呼呃」的聲音。
另外,A3全系還標配膝部氣囊,這個高爾夫就沒了,而且還不能選。
有一個細節,特意可以講一下。
就是A3放備胎的泡沫架上是鋪了一層塑料纖維布的,高爾夫是沒的。
你不要看就是一層布,它又不是桌布,體驗真的不太一樣。
沒有這層布,你拿輪胎的時候,不小心擦到泡沫,那個聲音就像指甲在刮黑板一樣的,「嗞~」一下,很難受很難受的。
奧迪就在這種細節的地方,都想得比較多一點,說明確實也是下了更多功夫去做好這一臺車。
所以說,它也真的是更貴一點。
同平臺車子并不能簡單說是換殼
總得來講,同平臺、同級別,多花些錢買奧迪,確確實實是可以買到更好的體驗的,但不存在說“花錢買了個換殼大眾”的說法。
即使是同平臺、同品牌的車型,也有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現在車企都是用所謂的“模塊化平臺”來生產的,自由度是很高的。
同平臺的車子,軸距、懸架都是可以調的,生產出來車子,同一個平臺,這個是轎車,那邊變SUV了。
拿MQB平臺舉例:既有緊湊型的朗逸,又有中型帕薩特,還能生產途觀L。
大眾就表示:在MQB平臺上要推出60多種車型,問題不大。
這些同平臺、同品牌的車子,軸距、大小完全都不一樣,操控、乘坐感受也是完全不同。
如果簡單粗暴地就說:它是一個“娘”生的,它是一個“爹”帶大的。「呃」就光講換殼,其實有可能不太嚴謹,比我們想象中的差距要多一些。
我有2只手,吳彥祖也有2只手,對不對?
我有2只腳,吳彥祖也有2個腳;我有1個頭,有1個臉,彭于晏也是1個頭,1個臉,沒有比我多1個眉毛,對不對?
能說一樣嗎?不太一樣,對吧?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有什么不同
既然奧迪和大眾區別比我們想象中多一些,定位也不太一樣,怎么莫名其妙地就合并在一起了?
而且你知不知道,最早奧迪不是大眾集團的,它是賣到奔馳集團去的!繞來繞去還是挺好玩的。
剛才那個是國外的、有意思的事情2017年大眾寶來二手車交易市場多少錢,國內也有的。
天天說:“「啊」大眾,大眾, 奧迪, 奧迪,你們換殼、套娃!”
又來了個斯柯達,斯柯達到底是什么情況呢?
定位好像也是差不多的,為什么一個賣得好,一個賣得不好呢?大眾和斯柯達到底有什么區別?
一汽和上汽的大眾,到底哪個會更強?
我們買車的時候,是選廠家還是選品牌?是選平臺還是選車型?是看價格還是看政策?
好多資料都給你準備好了,論文、資料、案例、算價格的單子以及有趣的故事。
想要了解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大眾」就可以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干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2017年大眾寶來二手車交易市場多少錢,「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