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份超詳細的奧迪A6二手車入坑指南!作為BBA中最早進入國內的品牌,奧迪憑借一臺A6成功做到家喻戶曉。
奧迪A6發展至今已經有8代了,不過進入國內的是從1989年奧迪C100的C4車型開始的,1990年推出了加長L的鼻祖車型。1999年,從C5車型開始正式更名為奧迪A6。目前我們能買到的二手車主要有04款的C5、05 - 11款的C6、12 - 18款的C7以及19款到在售的C8。
C5這一代堪稱傳奇,不過這里就不特別推薦了。咱們直接從C6車型開始講起,這一代也足夠經典,承載著滿滿的情懷。C6的售賣時期是從05款到11款,一共有8種動力總成,分別是2.0T、2.4V6自吸、2.8V6自吸、2.7V6柴油、3.0V6自吸、3.0TV6機械增壓、3.2V6自吸、4.2V8自吸 。在這一代里,我只推薦買09款以后的2.0T和2.8的車型,價格普遍在三四萬塊錢。可能這么多排量會把你弄暈,別急,我給你做個排除法。2.4是第一代的全鋁缸體且沒有鋼套,很多車都存在燒機油的情況,嚴重時還會拉缸,動力弱又費油,不太值得購買。2.7柴油版車源稀少,發動機維修起來很麻煩,直接忽略。3.0V6是最后一代,堪稱上古神機,05年就已經有十多年歷史了,后續維修保養難度可想而知,最好慎重考慮。4.2V8是系列,和A8、途銳上的是同一款,發動機本身沒啥大問題,但是維修保養費用以及日常油錢高得超乎想象,除非是玩車的人,普通人不太建議入手。3.0T機械增壓是第三代的,漏油、漏水、拉缸、燒機油問題都有,想省心的話就別選它了。3.2只搭載在08款之前的車上,09款A6是小改款,外觀特別是車尾區別較大,很容易區分年代,所以3.2也被排除了。剩下的2.0T是末期的,采用第一代的缸蓋,算是個混合版,維修簡單、配件便宜,油耗和動力也比較均衡,車源還多,值得推薦。2.8的V6自吸是第二代的,整體質量比2.4V6要好很多,優先建議找2.8的四驅版,6AT變速箱雖然老,但配置齊全,體驗感還是不錯的。C6這代的變速箱,不管是手動擋、CVT還是6AT,總體質量都還可以,主要問題大多集中在發動機上。
到了12款,就進入C7的時代了,這一代深受很多人喜愛,桃木內飾、翻轉大屏、手寫中控以及修長的側面線條,完美契合了大家對豪車的幻想。C7的售賣時間是12款到18款,其中12 - 15款是前期款,動力總成有TFSI的2.0T、的2.5、的2.8、的3.0T;16 - 18款是后期款,動力總成有TFSI的1.8T、的2.5、的2.0T、的3.0T低功、的3.0T高功。前后期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大燈采用了類似沃爾沃雷神之錘的LED日行燈,尾燈則是熏黑的流水燈,奧迪的流水燈就是從這一代A6開始的。12 - 15款的前期款,我推薦和的車型,價格普遍在8到12萬。前期款TFSI的2.0T是第二代,毛病不少,像鏈條拉長、燒機油、積碳、水泵故障、油泵故障等,不是特別懂車的話,還是算了。的3.0T機械增壓是第三代,和C6一樣,公里數大了容易出現漏油、漏水、拉缸、燒機油等問題,也不太建議。C7前期款的2.5和2.8都屬于第二代,主要是滲油和水泵問題,沒有特別嚴重的頑疾。2.5取代了C6上的2.4,是第二代的升級版,鋁制缸體、鐵質缸套,整體耐用性遠超2.4。
所以C7前期款就選這兩款四驅車型,相比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的那兩款,毛病要少很多。要是能找到2.8的四驅,那就更棒了,當年新車落地70萬,配置相當豐富。16 - 18款的后期款,發動機全面升級為第三代和第四代,直接閉眼買就行。不管是1.8T、2.0T還是3.0T機械增壓,都是公認最穩定的一代。我推薦購買16款TFSI的1.8T和18款的的2.0T,價格普遍在13到16萬。這兩款發動機都相當穩定,幾乎沒有通病,再加上雙離合的高效傳動,駕駛動力感十足。后期款就不太推薦的2.5V6自吸的車了,雖然是6缸機,但動力比較一般,和16款的1.8T相比都遜色不少,甚至比不上如今日系的1.5T。前期款推薦2.5是因為和其他發動機相比,它雖然動力弱,但修車概率低。但后期款三代穩定,動力強、油耗低,同樣穩定耐用,二手車價格還便宜,2.5就顯得有些雞肋了。至于45和50的3.0T機械增壓,要是預算夠,直接入手。這時候已經是第四代了,混合噴射、鑄鐵缸體、改進型的正時套件、離合器式的機械增壓器,幾乎沒有明顯短板,6缸帶夸戳,駕駛體驗超棒。在變速箱方面,不管是CVT還是雙離合,只要公里數不是特別大,整體質量都沒問題。
奧迪A6的縱置CVT是奧迪和魯克一起研發的,強度和橫置CVT不同,有很粗的傳動鋼鏈,很多跑了二三十萬公里還在正常服役,所以不用擔心。雙離合只要公里數不是太大,質量也很可靠,看車的時候留意一下變速箱的公里數,一般10萬公里左右對于來說還是小意思。要是真開到20多萬公里了,換個機電單元或者離合器片,又能繼續馳騁。總結一下,C7前期款買自吸,后期款買渦輪。配置方面要避開技術型,配置太低,座椅都是織物的,開著大A6怎么也得從舒適性開始選。這一代的通病不算多,剎車抖動磨下剎車盤就行,剎車異響目前無解。過減速帶底盤咯吱咯吱響,換一下下肢臂的膠套就行。中控大屏黑屏,換后邊的線束就行,別聽修理廠的直接換總成。
19款開始就是在售的C8了,這一代奧迪A6很新,而且得益于奧迪和雙離合的多年磨合,基本上沒有什么大坑,所有車型都可以選擇,但盡量別買致雅型。這一代奧迪A6走年輕運動路線,致雅型看起來不夠大氣,銷量一直不好,2025款奧迪A6已經全系取消了致雅型。我推薦購買19款甄選動感型,價格普遍在20萬左右。因為奧迪A6新車優惠力度大,所以超過20萬的A6二手車就不太劃算了。要是考慮21款、22款的二手車,算下來比全新車型便宜不到10萬塊錢,性價比太低,當然的3.0T除外,這款新車比較難買,需要等車,如果有二手車源,還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這一代的通病主要有左前或右前低速異響、剎車異響、低速頓挫,目前沒有特別完美的解決方法,但不影響正常使用。
最后再給大家劃個重點,C6就選09款的2.0T和2.8;C7前期款選2.5或2.8,后期款選1.8T或2.0T;C8就選19款。希望這份指南能幫大家選到心儀的奧迪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