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下午5時左右,許廣高速公路湖南長沙段在10分鐘內先后發生多起嚴重的多車追尾事故,共導致16人死亡66人受傷。盡管官方還沒有公布事故原因,但根據親歷者接受機構媒體采訪以及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信息,除了天氣原因外,有車輛錯過出口而在主路上違法停車,也可能是造成連環事故的源頭。
據媒體報道,事發時當地下著小雨,地面濕滑,部分路段甚至有積水。有親歷司機表示,行駛中前方突然出現一團白霧追尾事故車輛,嚴重影響視線,等看到前方因為碰撞而停下的車輛,緊急剎車也來不及了,最終撞上前車,又被后車追尾。而另有目擊者表示,事故起因是有位司機錯過了望城出口而在快車道上急剎車,后車反應不及發生追尾。事故發生后,兩車司機都沒有及時駛離快車道,而是停在原地,最終引發后面的連環追尾追尾事故車輛,釀成大禍。
雖然這一點還沒有被官方證實,但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而引發的交通事故,此前并不少見。河北高速交警官方社媒賬號發布的文章就顯示,1月15日京沈高速北戴河路段,一輛小轎車錯過出口后在快車道突然減速,強行變道駛入出口,后方四車剎車不及撞作一團,幸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網上流傳的類似事故的短視頻更多如牛毛。
類似的事故層出不窮,原因除了部分司機不守交規之外,也與交警對事故責任的認定有很大關系:在車輛追尾事故中,除非前車有違法變道、惡意別車等情形,交警往往會認定是后車沒有保持足夠的安全車距,要負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責任。
湖北高速交警2020年發布的一則案例警示中,有兩輛小轎車錯過高速出口,在出口前方并排停下,堵住了全部兩條車道,后方一輛小車緊急變道才避免撞車追尾事故車輛,另一輛車則避讓不及撞了上去。最終交警認定前面兩輛違規停車的小車負次要責任,后面追尾的司機負主要責任。這一案例當時就引起極大的爭議,但湖北高速交警回應稱責任認定沒錯,其背后的邏輯,只要追尾就是后車司機的問題,因為如果保持了足夠的安全車距,那不管前方出現什么情況,后車總能及時剎停,不至于發生事故。
這樣機械的責任認定,無疑會讓司機們戰戰兢兢,不敢正常開車了。而前方制造事故誘因的罪魁禍首,卻可以逃避或至少減輕了責任。對違法司機的懲罰力度不夠,必然導致其更加肆無忌憚地一次次違法,總有一天,終究釀成大禍。
雖然司機有責任在行車過程中保持安全車距,避免追尾前車,但是這種責任應該限定在前方車輛也在正常行駛前提下。如果前車違法操作的嚴重錯誤導致追尾,也要求后車對事故負主要甚至全部責任,對后車司機的要求就過于嚴苛了,而且不利于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
公平的責任劃分,應該根據過錯歸責。前車的違法行為是導致事故的根源,前車就應該負主要甚至全部責任。事實上,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停車,具有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以一般的交通違法處罰仍然太輕,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都不為過。在此類事故中,除非后車跟車距離以常理判斷明顯過近,否則后車不應負責。讓無辜的后車司機為前車的錯誤埋單,是不公平的。
試想,如果司機在高速行駛過程中撞上的不是前方車輛,而是違法穿越高速公路的行人,或者是其他突然出現的障礙物或者路面坑洼,也會讓司機負全部責任嗎?現實中,在行人違法穿越高速公路導致傷亡的事故中,一般會認定行人負主要責任,司機只負次要責任(其實這也是和稀泥,是不合理的,但為了讓保險公司賠錢,交警通常會給司機定次責)。撞上其他障礙物或者坑洼的,掉落障礙物的一方或者高速公路養護方也要負責任。
除了急剎車、違法停車,還有很多司機的不良駕駛習慣都可能引起交通事故,比如不打轉向燈隨意變道、低速行駛等等,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很可能引發嚴重的事故。
交通規則需要對駕駛行為提供正確的激勵反饋,讓違法者承擔責任,保護守法駕駛人。只有如此,才能減少違法行為,降低事故率。前述京沈高速北戴河段的交通事故中,河北交警認定違法急減速變道的小轎車雖然沒有與后方追尾的4車接觸,但是引發事故的主因,承擔事故主要責任,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辛省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