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記者 王旭光
?
新政落地 需求釋放
二手車市場或將回歸快增長軌道
中國商務新聞網 “2022年二手車行業發展環境異常復雜,受宏觀經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新冠疫情多點散發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二手車市場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疲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日前公開表示,盡管如此,2022年又是二手車利好政策頻出的一年,二手車市場結構與交易方式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模式,新型二手車企業以及汽車經銷商集團將逐漸取代傳統的個體與經紀模式,二手車交易方式也從私人交易為主轉化為企業化經營。
“困難是暫時的”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2年全國共交易二手車1602.8萬輛,同比下降8.86%,交易額累計.9億元。
對于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的下降華夏二手車交易網,羅磊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正常秩序被打破。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22年11月對全國部分二手車交易市場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73.2%的交易市場閉市時間超過10天,近四成的市場停業一個月以上。
二是需求收縮明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車商生存情況調查報告顯示, 2022年,40.1%的企業反映客流量下降超過三成,另有26.3%的企業認為客流下降超過五成。
三是二手車價格大幅度下降。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2年12月二手車平均交易價格從上年同期的7.18萬元下降至5.93萬元,降幅超兩成。據摸底調查,有92.6%的車商銷量減少了20%以上,其中68.9%的車商銷售量銳減50%以上,92%的企業出現虧損,二手車市場疲軟情況超出預期。
盡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值得欣慰的是,2022年二手車行業利好政策頻出。
國務院通過下發通知以及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等形式,明確提出了打通二手車流通堵點的政策措施。商務部等17部門也發布了《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從6個方面對二手車流通政策進行了進一步明確。一是取消對開展二手車經銷的不合理限制;二是對從事新車銷售和二手車銷售的企業,經營范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三是自2022年10月1日起,允許企業反向開票,并實行單獨簽注管理;四是將購進并用于銷售的二手車按照“庫存商品”科目進行會計核算;五是自2022年8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取消對國五排放二手車的遷入限制;六是自2023年1月1日起,對自然人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出售持有時間少于1年的二手車達到3輛及以上的受到限制。
“前途是光明的”
“2023年,是二手車新政策全面落地執行的第一年,新政策通過調整二手車經營主體結構,將過去以個人之間交易為主轉變為以企業化經營為主華夏二手車交易網,鼓勵規模化、規范化經營,有利于我國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羅磊認為,與短期刺激政策相比,此舉不會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政策效應持續的時間會更長。隨著影響二手車交易的負面因素的弱化和消失,以及多種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今年的二手車市場將呈現較快增長態勢。
具體來看,一是宏觀經濟發展向好。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是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經濟增速保持在5%以上。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是確保汽車消費市場持續活躍的基礎。
二是新車市場的穩定很重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今年汽車市場增速為3%。在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超八成的與會者認為今年國內汽車市場將實現正向增長。市場運行規律表明,前端市場的穩定必將帶動后市場的增長。
三是新政策的效應逐漸顯現。隨著二手車限遷的取消、商品屬性的落地,二手車市場將沿著規模化、規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二手車消費環境逐漸優化,廣大消費者對二手車消費的疑慮也會逐漸消失,二手車市場活躍度將成倍提升。
四是居民消費信心的恢復。全面恢復正常的生活與經濟活動秩序將提振民眾的消費信心華夏二手車交易網,二手車市場必將恢復其應有的活力。
“總體來講,有利于增強市場活力的各種條件已經具備,今年二手車市場運行應該首先需要釋放2022年被壓縮了的消費需求,然后進入正常的增長軌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的二手車市場增長將不會僅僅滿足于10%,全年交易量沖擊2000萬輛大關也不無可能。”羅磊說。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