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你說的這種事情的,除非一種極特殊的情況,就是你朋友的家屬索要的賠償數額實在是太高了。
我從事法律實務工作10多年了,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1.對方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違反道路交通運輸法規,發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責任的話,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有三檔的刑期:
在司法實踐中,最常見的就是第1種情形了。
2.未取的諒解,一般會判處實刑
出于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的考慮,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肇事者沒有取得死者家屬諒解的話,一般是要判處實刑的。
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取得了被害死者親屬的諒解,一般情況下都會判處緩刑。
相對于其他犯罪而言,這個諒解其實比較簡單。
因為現在機動車基本上都購買了足額的保險。這也是導致此罪名與其他一些刑事罪名不一樣的地方所在。
在交通肇事罪的情形下,首先是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的范圍內進行賠償的。保險不足的才由侵權人來賠償。
雖然各地死亡賠償金的標準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不會超過百萬,而現在小汽車購買保險超過百萬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基本上保險公司賠償就夠了。只不過有一個例外,就是如果只是民事侵權、不構成犯罪的話,保險公司是需要賠償精神撫慰金的,但是一旦構成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就無需承擔精神撫慰金,只會正常理賠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
那么,從死者親屬的角度考慮,自然是需要將這部分精神撫慰金補齊以后,他們才會出具諒解書的。
對于這個數額,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主要在于雙方家屬之間如何商談。
不過,從實踐中看,大多數都是參照當地精神撫慰金的標準車發生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怎么賠償車發生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怎么賠償,這個數額一般是在5萬元左右,很少會超過10萬。
3.賠償足夠到位,即便沒有和解,也有可能判處緩刑
但是,畢竟這沒有任何明確的規定,雙方之間就這個數額,是可以進行具體的商談。可以高也可以低,只要雙方都同意就行。
只不過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比如肇事者家里沒有錢車發生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怎么賠償,只能拿出三五萬;而死者家屬那邊非得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否則不出具諒解書。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賠償到位了,法院也是有可能會判處緩刑的。畢竟交通肇事罪只是一種過失犯罪,并沒有特別大的社會危害性。
這也就是你說的這種問題存在的可能性了。比如對方的保險足夠,而對方又愿意在保險賠償之外拿出10萬、20萬來。這種情況下即便死者家屬不同意和解,也有可能會改變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最終判處緩刑的。
#我與憲法40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