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市場從2011年開始增長,在2012年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波形,隨后進入平穩增長期。
從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波形來看,其實很明顯能看出消費者對“二手車”的關注規律——年前、年后處于高峰期,年中低谷期。
那么說到購買二手車,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就是價格,一輛車價格出多少算合適?怎樣和車商砍價?砍多少合適?買了這臺車,二手車商能賺我多少錢?
車商會預留出砍價的空間,主要原因就是迎合消費者砍價習慣;而所有人都知道有這么一個空間,所以消費者都產生不砍價就吃虧的消費意識,而這個意識又指導車商要預留砍價空間。
對車商而言,車在他們眼里只是商品,賺錢的工具而已。
只要說你準備多少錢買,然后賣家估算這個利潤能不能接受就完事了,扯那些理由都是毫無價值,浪費時間的。
與個人賣家相反,車商喜歡痛快的,能成就成,不成下一個。你可以不需要理由的砍價,人家也可以無理的說不賣。
砍價沒有理由,非要說理由,那就是我在用自己的知識保護自己的合理財產。
至于怎樣估價、怎樣勘察車況,這里我就不多少了,畢竟之前寫了很多相關的文章。今天我們只聊利潤。
重點來了二手轎車一般多少錢,二手車商賣一輛車到底賺多少錢?
根據基本價預估車商預留空間。
這個是最常用的。
10W以內的車8000左右利潤空間;
20W以內的車左右利潤空間;
30W以內的車左右利潤空間;
然后以此類推,不是特別準二手轎車一般多少錢二手轎車一般多少錢,這些預估數額是有向下浮動的。
舉個例子:
寄售的雅閣,要價其實5W出頭,4.8W成交,但是最后買家可能只拿到4W塊錢。
某人想賣車,市場價23-24W的奧迪Q5,車商其實只給21.5W的價格。
……
雖然我把利潤空間的經驗告訴大家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購車型來進行估價,而這個估價區間會隨著淡季、熱季進行切換,熱季的話,壓縮的空間可能要縮減一半。
講良心,我們買車不可能按照這個利潤空間全砍了。所謂砍價,就是壓低賣家利潤空間的行為,而不是讓賣家不賺錢。
畢竟車商質押資金、聯系渠道也是付出成本了,所以交易還是要公平。
大家看的這個僅供參考,只是一個普遍性的,貶值率高,保值率高的都不能拿這個算了。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