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準備購買二手車的車主都或多或少地擔心自己看中的車存在嚴重的車況問題,原因是自己不是行家。
記者在跟隨朋友前往北京中聯汽車交易市場購買舊車的途中就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我看中了一輛03年的捷達,各項手續都齊全,就是價格過高二手車價格怎么評估,與收購這輛車的經紀公司經理介紹的情況相比較,總覺得有些名不符實。但又限于沒有專業的鑒定知識,根本看不出這輛車有沒有大修的維修記錄。所以也難判斷這輛車的真實價格是否合理,要是在網上能夠查詢到這輛車從買到賣的所有信息記錄就放心多了。”一位有意購買捷達二手車的車主這樣對記者說。
二手車交易在我國是一個起步較晚的行業,只是在近幾年,由于新車交易量的大幅度增加二手車價格怎么評估,二手車的交易規模才逐步擴大。然而,與快節奏的發展步伐相比,二手車交易相關的各項信息系統建設已經表現出滯后的一面。新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實行自愿原則,取消了強制鑒定評估的規定。取消強制評估雖說可以為消費者節省一筆,但是二手車的銷售價格到底誰說了算?記者從中聯汽車二手車交易現場了解到,在二手車的實際交易過程中,國內二手車市場依然缺少標準可依,二手車的出售價格也主要是經紀公司自行定價,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二手車價的“評”與“估”
新《辦法》打破了原來二手車交易必須在二手車交易市場進行的壟斷格局,引入競爭機制,符合《辦法》中規定條件的汽車品牌經銷商等其他經營主體均可依法申請從事二手車經營。從這方面來看,市場主體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二手車經營中價格的透明度。中聯汽車交易市場的魏征認為,由于《辦法》出臺時間較短,部分汽車品牌經銷商做二手車業務也是仿照二手車交易市場的模式運轉,經營范圍也只是限于二手車的購進與出售,中間賺取差價,二手車價格的確定也主要是市場估價。
針對二手車的評估,都需要“評”什么,“估”什么?專家與二手車市場經營者所運用的標準是不同的。而二手車要在市場中進行買賣,多半遵循的還是市場交易原則。在北京中聯汽車交易市場上停放的數量眾多、各種品牌的舊機動車都在顯著位置標示著汽車的價格,使用年限以及繳費情況等信息,買主有意購買某種品牌的二手車一般都要仔細地向經紀公司或者是經營公司詢問汽車的使用情況,但是真正懂行的人不多,經紀公司報出的二手車價格是否真實合理,消費者無從考證,至多是根據經紀公司介紹的舊車信息經過多家出示的價格參考,權衡考慮選擇價格最低的購買。
而對于舊車交易價格的制定,魏征告訴記者,目前主要是市場上的經紀公司和經營公司根據車況和市場價格自行估定的,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經紀公司考慮到收購這輛車能夠賺錢,就與賣主討價還價,以最低最適合自己的價格收購,然后增加些利潤再次出售。由此可見,在市場上標示的二手車的賣價是經紀公司“估”出來的價格,基本上不受任何法規政策的監督和制約,而且波動隨意性很大。對于舊車“估價”,記者從經紀公司那里也得到了證實。一位經紀公司人士表示,公司不會給消費者出示鑒定,如果買主不懂車,可以找懂行的人前來驗車,如果要求經紀公司代理驗車,驗車費用就要消費者自己承擔。
目前對于二手車價格的制定,人為的因素具有主導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二手車在流通過程中所包含的價值,消費者利益和權益被損害的事情也就在所難免了。對一輛二手車進行科學的評估,確定殘存的價值二手車價格怎么評估,是一項較為系統、科學、復雜的工程,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規劃、指導,并由生產企業發揮主要作用,科研機構等都參與其中。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為此付出的成本也是高昂的。
由于是人為評定,技術人員或者是專業汽車鑒定師在給舊車評價時,一般參考的是汽車的整體技術指標,通過檢測汽車的外觀、底盤、發動機以及車內電器設備等基本構造綜合評定出來一輛二手車的價格,這種價格評定方法雖然科學多了,但是市場上的經紀公司不買賬。明明是值5萬塊錢的車,經紀公司就是按照市場賣價4.5萬收購,車主也是左右為難。魏征告訴記者針對二手車價格的認定標準,國內也是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基本上是賣車的說了算。在這方面,政府應該出頭,制定一份“藍圖”使其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例如,使用5年的轎車,發動機功率、尾氣排放標準、制動系、傳動系、轉向系、底盤、電器設備等應該符合什么樣的標準,什么范圍內評優、什么范圍內評差,以“藍圖”為依據,制定出綜合的評定標準,才能有一個較權威的認定。
信息保障是關鍵
二手車定價科學合理另一方面的保障就是對于二手車信息系統的建設,適時準確地建立一套包括汽車購買注冊、使用維修、出賣過戶、停用報廢等一系列情況的記錄查詢數據庫系統,方便買賣雙方進行查詢。
業內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國外很多先進經驗值得借鑒,目前歐美國家已經有關于汽車從生產到報廢回爐的整套記錄,其中包括某一品牌的汽車何時設計,何時投產,消費者何時購買,維修登記日期,更換機器零部件,是否有交通事故發生等所有檔案資料,如同人的戶籍管理。建立起完整的信息數據庫,將汽車的使用信息透明化,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減少二手車在交易時的價格欺詐行為。然而事實上,國內尚無這樣一套系統可以登錄查詢,交管部門只是在購買新車的時候,對消費者的信息資料進行編輯入庫,對于汽車以后的使用情況,維修情況都沒有記載。這種情況與我國存在眾多小的個體汽車修理廠的現實有密切關系,這些個體修理廠大多數不具備建立網絡信息共享的能力。
二手車交易流通體系在我國還處于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它亟待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的大力扶持,并引導其健康發展。而作為二手車最為顯著對外標示的差價問題,建立健全的評定標準和完整的信息數據庫則勢在必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