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汽車制造業瘋狂發展造就了無數車企和品牌小型二手自卸農用車,出現一些像飛碟這樣奇奇怪怪的品牌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飛碟汽車出自浙江,原廠名浙江公路機械廠,1995年更名為余杭市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早期的品牌標示就是一個飛碟,非常有辨識度。
飛碟的造車生涯始于八十年代初期,1980年飛碟牌型兩噸自卸汽車經浙江省交通廳工程管理局批準正式投放市場,同時飛碟商標也獲準注冊。
飛碟自卸車與同時期大多數同型車輛一樣都是在的底盤基礎上改進而來的。1980年出廠前,相關部門對它進行了一萬六千公里的重載測試,從溫州出發途經、福建浦城、江西上饒、湖南長沙、河南鄭州、北京、天津、濟南等地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一路翻山越嶺、在極其惡劣的實驗環境下飛碟完成了所有實驗課目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實驗中實驗人員還驚奇的發現飛碟相比于北京130更加省油,同工況下北京130百公里油耗為汽油16L,而飛碟僅需柴油9L。1980年代汽油0.7元每升,柴油0.4元每升,對比來看飛碟每百公里的油耗花費僅僅是北京130的三分之一。可能也是它性能穩定小型二手自卸農用車,油耗小的特點把準了市場的脈搏,讓一經推出便火爆市場。后期飛碟一步步由生產改型專用車向整車制造轉換,終于在1995年正式成為了余杭市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由專用車改裝向整車制造的轉換。
但由于產品單一,沒有研發能力飛碟并沒有堅持幾年便停了擺。
2000年,主管部門對其進行了資本重組,重組后更名為"浙江飛碟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轉型客車制造;堅持1年后未見明顯效果。2001年,公司與浙江交通設施有限公司、新加坡S.S道路公司等企業共同投資組建了中外合資企業" 杭州美通特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轉型公路機械取得成功,于是飛碟汽車制造部分就在2004年被賣給了浙江永源組成了浙江永源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永源買回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一個人玩比較困難,正好老牌農用車企業五征覬覦汽車制造行業良久,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小型二手自卸農用車,五征在2005年初正式入股飛碟并興建了山東基地。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五征饞飛碟的身子很久了,自己又買不到于是就跟永源一起玩了個曲線救國,當然具體的情況我想只有當事人清楚了,我們作為旁觀者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接觸到的。不管過程是啥樣的,總歸結果是永源飛碟慢慢變成了永源UFO,飛碟成了五征的商用車品牌。
2005年上海車展永源UFO上市,永源正式開始進軍乘用車市場。
在UFO之后永源相繼推出了A380、獵鷹、風景線等車型,尤其是A380憑借其與三門版RAV4相似的外觀,低廉的價格也紅火了幾年。可永源終究是沒有核心技術UFO 沒堅持幾年也就停產了。
再說五征飛碟,五征這邊拿到了飛碟的商標后多年以來一直在貨車領域默默耕耘雖然不怎么出名卻一直活到了今天。
目前的五征飛碟在商用車領域里算是比較年輕的存在了,未來究竟是把前浪拍上沙灘還是中道夭折都不好說。但飛碟與浙江早期的汽車品牌相比無疑是幸運的,至少還活著嘛,活著就有希望。
現在的飛碟究竟算浙江品牌還是山東品牌呢?
每個車企都是一本好書,看車企故事品百味人生。我是鐵錘,感謝您的觀看,祝您及家人平安喜樂、福壽綿長,我們有緣再會。
再見
還想看哪個車企的故事就在評論區留言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