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汽車換代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妨參考一下二手車的貶值率,殘值率高的車往往可以在二手車市場上賣個更好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用車成本。
一輛2006年的別克君越,二十萬公里左右的行駛里程,車況也相對不錯,目前在二手車市場上最多只能賣3.5萬元。而同樣十年前的老皇冠,車況差不多的情況下,還能賣九萬元,而且市場上還搶著要。倘若去二手車市場轉一圈,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即使外觀上、使用年限相差不多的兩輛車,售價上也可能相差上萬元。
這里面的學問就在于二手車殘值率。每一輛車的二手車殘值率都不盡相同,直接影響到再次交易的價格。那么,什么是二手車殘值率?對于買車和賣車的消費者,又該如何利用二手車的殘值率的特性?
買車:四大因素影響二手車殘值率
眾所周知,“汽車出了4S店就貶值”,這是所有車型都逃不過的規律。通俗地說,二手車的殘值率就是車輛的保值性。一輛車用了幾年之后15年的寶來二手車值多少錢,還值多少錢,其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將賣出的金額與當年的同檔次新車價格作比較所得的比率。比如15年的寶來二手車值多少錢,2009年初花十萬元購買的一輛手動擋一汽大眾寶來,行駛里程十萬公里,無大故障,車輛保養完好,去年在二手車市場賣出的價格為4.8萬元,殘值率近50%。殘值率越高15年的寶來二手車值多少錢,二手車就越值錢。
毋庸置疑,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當然要選一輛二手車殘值率高的車。那么,哪些因素影響二手車殘值率呢?
首先是品牌。市場上像大眾、豐田、本田、日產等主流品牌的二手車殘值率相對較高。簡單對比一下,一輛2011年的納智捷大7,行駛里程4萬公里,保養完好,當時價近25萬元,去年下半年在二手車市場的出售價只有11萬元。而同年代、當時市場價差不多、車況也相近的二手途觀,售價則要超16萬元。
第二是品質。高品質(包括高技術、高質量、完善的服務、良好的口碑、較強的耐久性和較低的故障率)的二手車更受市場歡迎,上文提到的皇冠、途觀都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新車的價格變化以及供應狀態。新車,越暢銷,供應越不足,價格越堅挺,二手車殘值率也越高,比如大眾高爾夫、上海大眾途觀等車型,一直供不應求,價格堅挺到一度加價銷售。
第四,每一款車,都有其生命周期,換代周期較長的車型,二手車的殘值率相對較高。以大眾為代表的德系車,其產品垂直換代周期大約是六七年,而本田旗下的雅閣、豐田旗下的凱美瑞等車型的換代周期大致是五年。提醒一下,每一款車型的生命周期最末端時,往往性價比較高,但同時技術、配置方面肯定要落后些,可能會影響到未來作為二手車出售的價格,故廣大消費者務必權衡利弊。
賣車:第三年或第六年賣車最劃算
如你想賣車,什么是出手的好時機?還是以2009年初購入的寶來為例,2015年初賣4.8萬元。華夏潤林二手車實操講師司先生說,這輛寶來再開一年,無大修的前提下,估計也能賣上這個價,至少也有4.5萬元。
同一種車型的汽車,從出廠的新車到使用報廢,在使用的各個階段,由于車子的質量、技術不同,車型及配置、成色不同,“殘值”價格也有所差異。一般而言,車子在使用頭三年時,其殘值率最高,在臨近車子報廢的后三年時,殘值率也高。這兩個時間段里,賣車最不劃算,特別是一至三年左右的“次新車”,它們包含了可以超過15%的年降價貶值和正常折舊,消費者心理“落差”特別大。
業內計算一輛二手車價值時,習慣用“十年折舊法”:前三年每年按價值減少15%來計算,中間四年每年按價值減少10%來計算,最后三年每年按價值減少5%來計算。與此同時,二手車專家綜合新車車價變化、折舊率和車況變化規律等方面建議,第三年賣車或者第六年賣車最劃算。因為第三年賣車,新車價格還不至于有太大變化。那時候換車,車價還沒有跌得太低。而如果超過三年后,就寧愿再開幾年,等車開到第六年后,車輛開始出狀況,再賣也不遲。
另外,消費者在出售二手車時,最好趕在該車型換代以前,保值率更高。例如有一輛2008年購入的奧迪A6L系,原價42萬元,車況良好,行駛里程8萬公里,2012年年初,能賣28萬元,但2012年年底全新一代A6L上市后,二手交易市場的價格一下就下了5萬多,23萬元都賣不上。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