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故的受力方向來說,我們前面兩期了解了“前部事故”和“側面撞擊”,今天我們進一步講解“尾部事故”的檢測排查。
車輛尾部結構基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①尾箱蓋,②后保險杠,③后防撞梁,④后圍板,⑤后導流板及尾燈座,⑥后減震座,⑦后縱梁,⑧備胎槽及底板,⑨尾燈及后擋風玻璃。
首先通過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檢測學習內容,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到尾部的受損情況備胎槽修復算事故車嗎,然后著重檢查有無外觀件的更換。
尾部事故檢測內容如下:
⒈檢查對比后擋風玻璃日期,判斷有無更換。(中間數字代表生產年份,小黑點代表月份,如果小黑點在數字前面,那么就用7減去黑點個數;如果小黑點在數字后面,那么就用13減去黑點個數。最終得到的就是玻璃的生產月份。)
⒉檢查尾箱蓋
①如果有嚴重鈑金,就要重點檢查鈑金位置附近的部件,如后杠、尾燈等有無更換。
②檢查尾門連接螺絲有無拆卸
③檢查尾門封膠,一般尾門邊緣會有原廠封膠,且質地較軟,平直順滑。若無膠或膠體不均質地較硬,則尾門有更換可能。
⒊檢查兩側后導流板及后圍板
后尾板及后導流板是車身結構的加強件,一般二手車平臺會把這部分列入重點檢測對象,如果有傷是不符合平臺上架標準的。
⑴導流板檢查
②檢查導流板與后翼子板連接處,有無變形、鈑金、切割、焊接
③連接處膠體是否順直,是否后打膠體
⑵后尾板檢查
①檢查圍板有無變形、鈑金、切割、焊接
②檢查圍板封膠,打開后備箱墊板,可以觀察到后尾板與備胎槽連接處的原廠封膠,膠體不像門子、機蓋的膠體那樣細長飽滿,而是扁平且粗糙的。原廠的圍板及車體封膠,都是扁平寬,雖然粗糙,但是一次成型。而后打的膠體雖然也很粗糙,但多數膠體更像是“涂”備胎槽修復算事故車嗎,有反復來回的動作痕跡。
③圍板的漆面顏色多數是啞光的,而二次修復的,為了防腐蝕會噴漆處理備胎槽修復算事故車嗎,多數修復后的圍板,可以從漆面判斷。
⒋檢查備胎槽
①檢查備胎槽及后底板有無變形、鈑金、切割、焊接
②檢查備胎及隨車工具、三腳架是否齊全
⒌檢查兩側后減震座及尾燈座
打開兩側的內襯板,就可以看到尾燈座及后減震座,檢查重點有無變形、鈑金、切割、焊接
⒍檢查后防撞梁及后縱梁
這里我們需要從車輛下面檢測,有條件的最好舉升車輛檢查。從下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后防撞梁、后圍板、后縱梁的情況。
①檢查后防撞梁是否拆卸,有無變形
②檢查后縱梁有無變形、鈑金、切割、焊接
③檢查后圍板及備胎槽底板有無變形、鈑金、切割、焊接
注意:以上標紅字體內容,說明涉及事故
通過以上的檢測內容,我們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車輛的尾部情況。追尾事故是日常行車中比較常見的事故類型,所以尾部的事故檢測比較重要,也很實用。
最后附上一篇尾部事故的案例,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追尾
感謝大家耐心閱讀
我是二手車檢測師阿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