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保險定損有時間限制,一般48小時內報警定損。發生事故后,第一件事是要向交警和保險公司報案。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都會要求投保人在車輛發生損失時48小時內報案,而如果車主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報案,可能就會造成保險公司在理賠中增加審核流程,延誤理賠速度。
在電話報案之后,保險公司會派查勘員現場拍照,并對受損車輛進行定損。查勘員會反饋給客戶一張定損單,該單上標明了哪些部位需要修理或更換,以及修理的價格。如果在修理過程中就修理部件和價格有異議,可以與保險公司協商重新定損。
在車輛維修完畢,車主驗明無誤后就要向保險公司提供相關材料。正常情況下,需要提交汽車保險單、被保險人身份證、駕駛證和車輛行駛證、交警出具的事故證明等;在涉及第三者時,需要提供第三者身份證、財產損失證明或人身傷殘證明等單據。保險公司對這些資料進行審核后,會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進行賠償,之后車主就可以拿到保險賠款了。
但如果車主沒有按照這些理賠流程走,或理賠過程中有哪些資料提供不足等情況車輛事故定損要幾天,就會影響到理賠速度。另外車輛事故定損要幾天,部分保險公司承諾,對于小額理賠事故,會在3日內完成賠付。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二十條規定,因保險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傷亡的車輛事故定損要幾天,未經保險人書面同意,被保險人自行承諾或支付的賠償金額,保險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有權重新核定。
因保險事故損壞的受害人財產需要修理的,被保險人應當在修理前會同保險人檢驗,協商確定修理或者更換項目、方式和費用。否則,保險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有權重新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