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一年后,又是這樣一個深秋初冬時節,11月27日~29日,來自28個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的一線信用建設工作者和金融機構代表齊聚江蘇蘇州,圍繞“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服務企業發展,學習調研、交流經驗。試圖從信用這個無形資產入手,基于各部門各地方實踐,尋求拓寬企業融資途徑,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解決方案。
蘇州是民營經濟大市,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穩定地方經濟、提升地方稅收、推動技術創新、提供就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蘇州市不斷提升信用服務中小企業的廣度、精度和深度蘇州專業汽車抵押貸款,疊加運用平臺、多領域實踐、深耕應用產品、創新惠企舉措,持續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多平臺疊加
擴大融資受惠面
“中小微企業以民營企業居多,財務制度不夠健全,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金融機構獲取其經營數據和信用信息的難度大、成本高。同時,很多中小微企業是輕資產的科創類企業,缺乏有效擔保物。總之,核心問題是銀企信息不對稱,中小微企業融資缺乏數據、平臺和政策資金的支持。”在蘇州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的調研剛一開始,總經理助理周旭鋒就道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由來已久的根本原因。
記者了解到,自今年年初起,蘇州企業征信平臺與11家商業銀行合作推出“信易貸”產品蘇州專業汽車抵押貸款,針對小微企業500萬元以內的純信用貸款融資,初步實現秒批秒貸、隨借隨還和一企一策定價。目前共有2038家企業完成注冊,其中546戶企業實現授信,授信金額為8.71億元,戶均160萬元。
蘇州企業征信平臺提供的“信易貸”產品只是蘇州市“信易貸”系列深度應用產品的一個縮影。實現“秒批秒貸、隨借隨還、一企一策定價”的背后,是大量信用信息的共享、整合,并以此為基礎大數據模型的構建和應用。
據蘇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楊曉峰介紹,蘇州市政府自2015年起就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基于蘇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通過多平臺疊加,打造綜合數字征信體系。該體系面向75個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的信用信息共享通道,集納了涵蓋600多個微觀指標的企業經營數據,覆蓋了全市150多萬家市場主體,累計歸集入庫數據2.26億條,精準助力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發展,不斷擴大受惠面。
一站式入口
為企業提供“四個最少”
蘇州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企業征信平臺、智慧蘇州信用綜合服務平臺……針對不同用戶,為了實現精準服務,蘇州市形成了“一核多元”的信用服務矩陣。
如何才能讓所有信用服務一目了然?今年,蘇州市發改委和信用辦依托“智慧蘇州”APP,正在建設蘇州市“智慧信用”綜合服務總入口,計劃于明年上線運行。
“智慧信用”服務總入口將分為服務個人的桂花分平臺和服務企業的企信慧平臺兩大部分,整合接入蘇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蘇州市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蘇州市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等三大平臺1300萬自然人和150萬商事主體基礎數據。
“企信慧平臺的建設初衷,就是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為蘇州企業提供‘四個最少’,也就是讓企業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如何才能享受到“四個最少”?蘇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莉邊演示變介紹說:“屆時,在企信慧平臺,企業將可以體驗到信用報告查詢、線上業務咨詢、融資貸款預測、失信行為修復、融資貸款辦理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以信易貸為例,“企信慧”將成為服務企業和法人的金融超市,為守信企業和守信法定代表人在線提供貸款服務。點擊“我要貸款”功能,輸入貸款金額、貸款期限、擔保方式、貸款來源的基本需求,通過系統算法,根據企業的信用數據、法定代表人的桂花分數據、金融機構的貸款資格要求等,自動匹配出符合要求的金融產品。平臺對接了蘇州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信用數據庫,以及金融機構提供的多樣化融資類別,針對企業和自然人提供更全面、分類更清晰的金融產品,讓企業在線完成融資需求的申請、對接、審批、放款,并可實時查詢貸款進度。
多領域試點
園區打造有溫度的信用
“我們致力于打造有溫度的信用,守信‘暖’,失信‘冷’。”關于蘇州工業園區純信用貸款情況,蘇州工業園區經發委轉型促進處處長張敏高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目前,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已經為園區內超過2000家企業提供120億元貸款蘇州專業汽車抵押貸款,而這些貸款大部分是以信用為擔保的貸款。
針對中小科技企業,蘇州工業園區推出“融資直通車”服務,通過為中小科技企業建立信用規范,搭建一個開放、共享的信用體系和金融服務平臺,助力園區科技企業發展。目前,依托中小企業信用數據庫資源,為9515家入庫企業建立基本信用檔案,涉及企業51類信用記錄和信用指標總計達11.6萬條記錄。通過梳理企業的信用檔案,為企業出具信用報告,并與銀行直接對接企業信用指標和發展情況,打破銀企信息不對稱,簡化企業科技資金需求調查流程,縮短銀企對接時間,完成融資需求,融資授信總金額超億元。
中小微進出口企業往往因資金短少,大多只能租賃廠房、設備,也因此無法獲得抵押貸款,他們身上特有的海關信用信息可以發揮多大作用?以海關信用信息撬動多方資源的“關助融”于今年6月在蘇州工業園區試點啟動,通過海關信用信息助力中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
據蘇州工業園區海關辦公室副主任王詠梅介紹,“關助融”項目探索“企業自愿、海關推動、銀行讓利、政府支持”的關、政、銀三方合作模式。截至10月底,已有50家企業申請“關助融”信用貸款,9家商業銀行為24家企業辦理授信,審批通過金額達5.89億元。由于政府對獲得貸款的企業通過貼息或費用補貼等方式給予財政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比市場普遍融資低近70%。
蘇州工業園區守信企業體會到的“暖”不僅體現在融資貸款上,信易批、信易貸、信易閱、信易充等一系列便利服務不斷提升著信用服務園區企業的溫度。
11月底,北方已經進入冬季。但是在江南,銀杏、紅楓,五彩斑斕的秋葉預示著秋天的絢麗才剛剛開始。正如信用資產在助力普惠金融,服務中小企業過程中的應用,還有更多、更豐富的創新實踐等待各部門各地方各機構去探索。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