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記者來到宿松縣種植大戶段春香經營的葡萄莊園時,她正和丈夫搭建葡萄架。今年10月中旬,段春香以310畝流轉耕地的承包經營權,順利從該縣農商行拿到了100萬元貸款。正是用這筆貸款,段春香買了近50萬元的鋼架,余款將購買有機肥。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段春香成為我市首批受益者。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讓農民權益變身農村資本,農村經濟發展資金命脈開始被打通。
融資難———
資本投入全靠農民自籌
在洲頭鄉,段春香算得上當地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段氏夫婦于2010年成立了洲大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總面積達4000多畝。2012年成立合作社,流轉承包了310畝耕地,以鮮食葡萄、苗木花卉為主導產品。2014年,其莊園被推薦為省級標準化果園。
發展農村經濟,激活“三農”市場,主體在農民,血脈卻是“資金”。一直以來,農民“融資難”、銀行“放貸難”兩大瓶頸都不同程度地制約農村經濟做大做強。隨著我市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率先在我市宿松縣開啟破冰之旅。“沉睡資本”被喚醒,有人預言,大規模集約化經營將成為未來農村經濟發展主導方式。
融資難———
資本投入全靠農民自籌
在洲頭鄉,段春香算得上當地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段氏夫婦于2010年成立了洲大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總面積達4000多畝。2012年成立合作社,流轉承包了310畝耕地,以鮮食葡萄、苗木花卉為主導產品。2014年汽車二手抵押貸款,其莊園被推薦為省級標準化果園。
然而,在段氏夫婦看來,這一切并不簡單。“農民做農村事業是有風險的,前怕沒錢投入,后怕災年無保障,兩個老大難讓人敢想不敢做啊。”段春香回憶說,“當年公司成立時全靠合伙人湊錢入股,好在當時人多,也都存了些錢,否則,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才能做到現在這樣。”
“成立公司后,資金鏈還不能斷。”段春香算了一筆賬,僅是人工護養、有機肥投入,一畝地一年就要花銷8000—9000元,公司4000多畝地一年300萬的投入少不了。也正因資金緊缺,葡萄園里的鋼架才搭建了1/3。
最讓段春香懊惱的是,公司規模雖大,卻貸不到款。“擔保人找不到,關鍵是沒有實際抵押物,銀行不放貸。”段春香說,受此限制的也并非她一家,很多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遇到了相同的難題。
放貸難———
“三農”市場開發的緊箍咒
開發“三農”市場,讓資本在廣闊的農村發揮更高的效益,是農商行一直追求的目標。然而,如何給農民“放貸”,銀行也有苦難言。
該縣農商行董事長陳俊斌介紹說,長期以來汽車二手抵押貸款,傳統農業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周期長、投資回報低,因而承擔農業貸款風險很高汽車二手抵押貸款,如果沒有實際抵押物,銀行“放貸”沒有保障很難下發。“雖然銀行一直在研發相關‘惠農’產品,但農村主戰場難題一直未被攻克,農商行的信貸服務也一直游離于‘三農’市場之外。”陳俊斌坦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年初,央行和銀監會發出通知,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辦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至此,農村土地資源變身農民資本算是有了政策上的保障。
“之所以今年會創新這款‘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品,一半因為去年我縣‘水面承包經營權’試點已有一定的經驗,但更關鍵的是,今年我市土地確權工作有序開展,讓我們看到了可能和希望。”該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祝永明介紹說。
“考慮到農民承受能力,與商業貸款相比,我們將年利率降低了20%。”祝永明說。不僅如此,該縣農商行還為農民開辟了綠色通道,上門服務,農戶只要提供一份流轉合同(后期為農委部門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其他事情全部交由農商行代辦,一個星期就能發放到位。
據了解,繼段氏夫婦借款之后,該縣洲頭鄉一蔬菜種植大戶也在辦理貸款。“農民積極性被激發了,農村經濟就有活力了,這也倒逼我們的土地經營權確權工作加快推進。”據該縣農委經管股股長張宿文介紹說。長沙典當***長沙貸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