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15日訊市民王先生想買輛二手車,但是對于其中的流程還不太了解,面對市場上眾多的二手車商,他顯得有點無所適從。不過,最近他在路過滄海路時,發現二手車中介的門面上都掛出了一個消費警示牌如何查驗二手車是不是事故車,對買賣的流程進行了詳細說明,這讓他感到心里有了點底,起碼不容易被不良中介忽悠了。
記者從江東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這是他們最新推出的舉措———針對二手車市場的亂象,把預警前置,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在買車過程中落進某些不良中介的陷阱中。
據悉,這樣的舉措,在全市范圍內還是首創。
二手車中介被要求貼上消費警示牌
寧波的二手車市場在全國都比較有名氣,但是最近幾年來,不斷地爆出各種負面消息,比如修改汽車里程、隱瞞真實車況、利用低價忽悠客戶、利用按揭程序吃沒定金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寧波市場的聲譽。而江東區是寧波目前二手車經營主體最為集中的地區,每年因此產生的消費糾紛和投訴也居高不下。
對此,江東區市場監管局進行了多方調研,他們發現,由于目前二手車市場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很多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往往存在沖動消費等特點。在買賣二手車的過程中,沒有事先做好相應的功課,導致被一些不良中介的銷售人員忽悠,輕信口頭承諾,隨意支付了定金。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有很多買二手車的人,根本不了解相關流程,也沒有對車況進行詳細的檢查,單憑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和幾張圖片就隨意支付了定金,還簽訂了合同。往往等到事后,發現問題再來投訴,這樣解決起來困難就很大了。”江東區市場監管局消費者舉報投訴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基于市場現狀,他們從今年7月份開始,專門制作了買賣二手車的消費警示牌,張貼在轄區內每個二手車經營主體的營業區域內,要求在顯著的位置,使得每個顧客進門就能看到。
消費警示主要提醒了些啥?
昨天,記者在江東區一家二手車中介看到,那塊消費警示牌上,主要標注了兩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部分,市場監管部門專門列出了二手車交易的規范流程:首先要核實車主的身份信息以及機動車牌證和稅費;接下來要查詢過戶條件和車輛是否符合環保條件;查驗車況,建議通過保險機構和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然后向專業按揭機構了解按揭的條件和費用;在這些前提條件都明確之后,才可以確認合同,并且支付定金;最后完成過戶。
而在第二部分,市場監管部門特別給出了兩點重要提示。其中一條是:表顯里程數并不代表實際里程數。另一條則是列出了泡水、火燒、車輛經受嚴重撞擊等九種情形為重大事故車。
“這塊警示牌,對于普通消費者是一種很好的提醒,同時也具有很強的服務性,讓他們在開展交易行為前,會考慮到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對于二手車的經營者,也是一種告誡和警示,既然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在醒目位置張貼了消費警示內容,意味著經營者也應該嚴格遵守這些規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我們就可以按照消費警示的內容逐條進行梳理對照,也為后續處理打好基礎。”
下一步將建不誠信中介黑名單
寧波市二手車經紀行業協會秘書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對這項工作也非常支持,還專門派出了工作人員和市場監管局一起去各處張貼消費警示牌。
“從我們行業協會來講,最希望能規范寧波的二手車市場,只有把市場規范了,大家的生意才好做,寧波二手車市場的聲譽才會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可。”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二手車的很多相關信息,比如車主身份、保險情況、4S店維修記錄、過戶條件等都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查詢到,特別是辦理按揭的條件也要小心。如果一旦因為消費者自身條件導致無法辦理按揭,之前的定金就要被吃沒。而這些流程在消費警示牌上都有明確的標示,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之前,一定要看仔細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江東區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在轄區內400多家二手車中介機構的顯著位置張貼了這樣的消費警示牌。昨天下午,江東區市場監管局還會同江東公安分局和寧波市二手車經紀行業協會約談了轄區內投訴較多的近50家二手車中介機構。下一步,他們將和行業協會一起如何查驗二手車是不是事故車如何查驗二手車是不是事故車,制定更加詳細的規則,建立不誠信二手車中介的黑名單,及時予以公布,力爭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 東南商報記者毛雷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