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習慣在網上尋找二手車車源。然而,車況難測和交易風險常讓人心里沒底。有讀者向北京晚報(ID:)反映,自己聯系某平臺入駐商家,花三萬多元買了一輛二手車后卻被鑒定為事故車,而當他找對方協商時,對方卻“翻臉不認人”。把好平臺、合同和驗車三道關,消費者才能買到放心車。
遭遇
“拼縫兒”拼出事故車
“我到現在都還沒過戶車輛,就想要一個說法?!闭勂鹱约耗昵百徺I二手車的經歷,市民黃先生非常氣憤。盡管當初自己也聽周圍人說,買二手車風險多,但他怎么也想不到還真讓自己給碰上了。
三個月前,為了趕著回老家過年,黃先生琢磨著購買一輛二手車。他在幾個二手車平臺上做了功課,而后選擇了某平臺上的優選商家——“買臺放心車”二手車。
“價格合適,還是正規入駐商家,有‘三非’(非事故、非火燒、非水泡)承諾、有責退換承諾。”黃先生說事故車二手車平臺能賣嗎,一番溝通后,他與對方約定線下看車,并于1月15日通過微信向接待他的人交了5000元押金,第二天簽訂合同又將尾款元通過支付寶轉給了另一個人。
“由于我是第一次買車,對很多交易事項都不懂,稀里糊涂地看車、交定金、簽了合同?!?7歲的黃先生,出于對平臺和商家的信任事故車二手車平臺能賣嗎,實地看車時,對方講解車況承諾無事故,他便很快簽了合同。簽合同時,對方表示行駛證會過幾天郵寄給他。而他當時簽合同的甲方并不是“買臺放心車”商家注冊的北京潞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而是“濰城區南關愛車人二手車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當時啥都不懂,他們就說是自己的車事故車二手車平臺能賣嗎,所以沒有多想?!?/p>
收到商家寄來的車輛證件時,黃先生大吃一驚?!熬谷话l現車輛過戶了四五次,且使用性質是營轉非?!秉S先生說,當時購買車輛時,商家有說這輛車是個人一手車?!叭绻朗菭I轉非車輛,我怎么會買?”然而,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緊接著,黃先生出于對車況的詳細掌握,聯系了第三方檢測軟件“查博士”,而后車輛檢測結論為“事故車”。
在黃先生出示的檢測截圖中表示,“查博士檢測該車備胎槽(行李箱底板)、后圍板、左后縱梁、右后縱梁、左前縱梁,發現存在焊接、燒焊、切割、更換、變形現象。綜合判定車輛為事故車?!倍?,他便開始與“買臺放心車”商家溝通,商家卻以簽訂合同的不是自己為由,拒絕協調處理此事。
“這就是二手車行業說的‘拼縫兒’?!币幻囆袠I人士表示,“拼縫兒”是指這輛車或許并非是原商家所有,原商家只是拿來在線上或實地掛出售賣,而后從中賺提成或中介費。
合同
“轉讓協議書”暗藏陷阱
黃先生遇到的“買臺放心車”商家資質究竟如何、線下情況怎樣呢?記者發現,平臺展示的商家信息為該店“開店11個月”,地址位于大興區黃村鎮劉村。商家在平臺備案的營業執照顯示,公司名稱為北京潞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21年6月16日。
按照商家在平臺展示的信息,記者到劉村打聽,多位居民都表示從未聽說有公司在此售賣二手車。而按照導航信息,記者最終在劉村停車場中,發現了幾排未懸掛號牌的車輛,且現場環境與黃先生拍圖取車的環境一致。在現場及周邊,記者并未發現有明顯懸掛“XX二手車”“買臺放心車”的店面招牌。
“國三的那個,辦進京證沒問題吧?”“沒問題?!碑斕?,停車場中有兩名男子正與一名顧客交流。見有人前來,不一會兒又來了一名男子,他表示這里正是“買臺放心車”。停車場里存放的七八十輛二手車都可以選擇,各個價位都有,關鍵看顧客的預算如何。
在介紹車源過程中,現場人員幾乎都有固定話術,“車況很好”“原版原漆”“沒有事故”“跑了七八萬公里”等。但有時候,不同工作人員的說法會互相矛盾。
比如,對于一輛售價約11萬元的寶馬牌二手車,最初介紹“跑了七八萬公里”,但啟動車輛后,才發現是“實表11萬公里”。而另一輛二手車,當記者詢問車輛是個人寄賣還是公司已收購的車時,一名工作人員脫口而出“寄賣”,另一人聽到后則遲疑地說:“我不知道。”
“支持檢測,隨便請人來測”“無事故,無火燒都給你寫合同里”……現場工作人員表現得非常熱情。當記者詢問是與哪個公司簽署合同時,對方表示是“我們公司”,而后對方又補充一句“我們公司是二手車銷售公司”。而當追問公司具體名字時,對方則回了一句“叫啥名字有那么重要嗎,我們給你蓋上章就完了唄?!?/p>
在黃先生出示的“車輛轉讓協議書”中,隱藏了許多陷阱。這份“協議書”上的甲方,不僅不是潞寶汽車有限公司,而且只是手寫了公司名字、身份證號、手機號碼以及簽訂日期,并未加蓋公章。此外,協議中還有一句“霸王條款”——“由于甲方受檢測條件影響,不對該車輛公里數、事故、噴漆情況做任何承諾。”
追責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