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個人情社會,親朋好友之間互相借個車在所難免。尤其是當自己買了一臺像樣的車子時,七大姑八大姨來借車也很常見,拒絕吧,顯得太小氣,答應吧,還怕愛車撞了心疼。如何拒絕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有責任嗎,也成了很多人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還有很多人擔心的不僅僅是愛車本身,更擔心一旦借車給別人,發生交通事故以后,自己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尤其是發生了很嚴重的交通肇事,駕駛人又無力賠償時,自己作為車主究竟要承擔多大的賠償責任呢?今天郭律師就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討一下!
一、車主對交通事故的發生無過錯時,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通俗來講,一般情況下車主把車借給別人,而且車主也不存在任何過錯時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有責任嗎,即使發生交通肇事,車主也是無需承擔任何賠償責任的。那么如何界定車主是否存在過錯呢,則是我們接下來需要探討的問題。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規定:把車借給別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注:為便于理解,前半句話是郭律師概況的,法律原文并非如此)。
二、車主只有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有過錯時,才會承擔賠償責任
那么,究竟應當如何界定車主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有過錯”呢?最高人民法院對此制定了專門的司法解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三、逐條詳解車主對發生交通事故,存在過錯的幾種情形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車主作為車輛的管理人和所有者,一般來說對車況都比較了解。如果車主明知或者應知自己的車輛存在缺陷,還毅然決然地把車子借給別人,那么一旦發生交通肇事,車主大概率要承擔賠償責任。例如:車輛存在故障還沒有來得及修復、車輛尚未年檢、剎車系統故障、輪胎鼓包了、胎壓不足,車燈不亮、氣囊故障、擋風玻璃破碎了等等,只要是這個缺陷恰好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那么車主“很可能”就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為什么郭律師寫的是“很可能”,而不是必然一定呢?因為想要車主承擔連帶責任,也是需要講證據的,并不是空口白牙那么一說就行,但是也奉勸各位千萬不要心存僥幸心理,車輛一旦有故障,最好趕緊送到修理廠,更不要借給別人。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通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如果跟你借車的人還沒有駕照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有責任嗎,或者駕照已經被暫扣、被吊銷或注銷;或者你明知他只有駕駛自動擋車輛的資格;但你是手動擋的車,卻仍然還借給他;或者你的車是貨車,需要B證或者A證,但是對方卻只有C證時,你仍然借給他!這時候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主可不是一句不知情,不知道就能撇清關系的,弄不好就得吃官司,擔責任!因此,讀完這篇文章以后,再借車給別人時,不光要檢查好自己的車輛,最好還要確認一下對方的駕駛資格,最起碼也得看一下駕照吧!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如果跟你借車的人,一說話都滿嘴酒味,或者一瘸一拐地拄著拐杖來跟你借車,更有甚者你都明知道他患有嚴重的眼部疾病、耳部疾病,或者癲癇病、眩暈癥、精神病、癡呆癥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你還敢把車借給他?那么發生交通事故以后,你不承擔責任,誰承擔責任?由此可見,借車的學問有很多,可不光是只有面子問題。如果你發覺跟你借車的人已經飲酒、吸毒、服用了精神藥品、麻醉藥品,或者明知、應知借車人患有足以影響觀察、判斷事物能力和控制行為能力的疾病時,千萬不要把車子借給他!
(四)其它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一個“其他”就可能代表著無窮無盡的情形,這個法律規定屬于一個兜底性的法律條款,畢竟法律也無法窮盡所有的過錯情形,這個法律規定的意義主要在于讓法官能夠結合具體案情,去加以認定。因此,只要對方當事人能夠舉證證明車主借車時存在過錯,那么車主或多或少都可能要承擔一部分連帶責任。
郭律師說句題外話: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你把車子借給別人吃飯都吃不香,睡覺都睡不踏實時,勸你還是別借了,要不然不僅坐立不安,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弄不好都得反目成仇!如果你們關系真的很到位了,車輛不借實在說不過去了,那么建議你錄個音,避免將來互相扯皮,交代清楚車況如何,并簡單了解一下對方的駕駛資格,以及借車用途及用車場景,這樣也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風險規避作用!
我是郭飛律師,一個讓普法變得有趣、易懂的法律人。我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普法,讓老百姓也都能學法、知法、守法!如果你平時也想學習一些法律常識,歡迎關注我。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后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回復!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