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開車一直是件挺“兇險”的事情,擁擠無序的道路環境,層次不齊的駕駛技術,當然最重要的是駕駛素質的缺乏,經常能在路上看到這樣的情景:事故雙方在劃分責任上各執一詞,誰都有理,爭到最后還是得等交警宣判。下面是幾個常見的交通事故,掌握一些基本常識,知道是“誰的錯”太有必要了
雙車追尾和多車追尾
追尾是路上最最常見的事故,兩車追尾很好判定事故,后車責任。但是一旦遭遇多車追尾,責任點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我們用前中后依次為A、B和C車來假設,通常的三車追尾事故都是B車剎車不及撞上A車4車追尾事故責任的劃分,然后C車也來不及反應導致追尾B車,這種情況下交警會讓B車賠償A車,然后C車賠償B車,也就是依次向前,各賠各的。
但還會有另外一種情況發生,有時C車速度過快追尾B車后產生很大沖擊力導致B車撞上A車,這樣的話C車就要賠償前兩車。有個不成文的辨別技巧是:交警會問第一輛車,被碰了幾次,一次的話,就是第三輛車全責。
并線——左讓右原則
這里給大家例舉一個幾率很小卻又不乏實例的情形,在同向三車道里,中間車道空當較大,左、右兩車道分別有一輛車4車追尾事故責任的劃分,并同時加速并線,開到中間車道時發生碰撞事故,這種情況下責任該如何判定呢?交規中明確寫著,左右兩側車道的車輛向同一車道變更時,左側車道的車輛讓右側車道的車輛先行。
路口讓行
路口交通事故一般都非常大,尤其是沒有紅綠燈的情況下,那么在路口中直行、左轉、右轉和掉頭的車輛都該如何讓行呢?原則上在不考慮支干路、讓行標志和紅綠燈的情況下4車追尾事故責任的劃分,兩車都直行的話,讓右車先行。
假如一輛車直行,另一輛車一轉彎的話,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行。
兩車都轉彎的話,右轉車讓左轉車。一些路口有支干路區別的,支路讓干路的車先行。可以看出右轉車的優先級最低,因為它們在路口中逗留行程最短。
機非混行,保護弱者在先,千萬注意保持安全距離
機非混行一旦發生事故是最讓人頭疼和麻煩的事情,多數情況下,交法會以保護弱者為出發點,判定機動車負主要責任,所以路上開車,遇到機非混行的路段更要加倍小心,特別是現在快遞電動車、共享單車比例越來越高的今天。有些時候,明明不是自己的責任,但有時也要負上一部分次要責任,這是因為機動車駕駛員沒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真是攤上這種大事,豈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愿各位新老司機一路平安。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汽車之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