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小企業也能用信用申請到一筆錢,更沒想到幾乎不用提交材料,銀行就放款了。”山東奕博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龍濤說,年初企業借助“信財銀保”平臺成功申請到一筆銀行貸款,及時渡過了融資難關。
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融資需求和融資渠道拓展遇到明顯阻礙。如何破解金融要素制約,緩解企業發展壓力?我市繼續發揮“信財銀保”平臺在企業融資過程中的“橋梁”作用,為企業發放貸款440筆,金額總計22.3億元,同比增長近20%,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大數據+信用+擔保”,成為我市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全新思路。
眼下,我市進一步強化信用保證基金的作用,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免費征信擔保威海市車輛抵押貸款,以政府“信用背書”打消金融機構投資顧慮。“以信用等級為A的企業為例,只要貸款額度不超過500萬元,就可以免于提供抵押資產,這相當于為企業注入500萬元可變現的‘信用資產’。”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信用保證基金的設立,銀行可享受最高80%的風險補償,這為銀行吃下了“定心丸”,也增強了企業對于金融機構的吸引力。
奕博電力的成功貸款正是“信財銀保”平臺功能逐漸完善升級的鮮明寫照。在“信財銀保”平臺威海市車輛抵押貸款,奕博電力的信用等級為A,就憑這個“A”,企業可以獲得50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
堅持助企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并舉,今年,“信財銀保”平臺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在涉農領域尋求突破。上半年,為涉農企業發放4筆貸款,涉及金額1680萬元。
6月份,誠氏果園果蔬有限公司僅用十幾天時間,便成功申請了500萬元信用貸款用于果園擴大生產。“低利率、無抵押、速度快,信用貸款真正解決了企業融資‘老大難’威海市車輛抵押貸款,為我們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助力。”企業財務人員張怡表示。
通過政務大數據中心連通55個部門的業務系統,“信財銀保”平臺在提供信息的同時,將各類支持企業的政策上網公開,促使更多惠企政策精準直達企業,提升政策服務效率,將融資平臺打造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信息共享平臺。目前,平臺歸集我市156項專項資金政策和13項探索免申即享政策,數據信息21.8億條,引導23家銀行和超過1.7萬家企業上線注冊,政策零散現象得到有效改善。(記者 孫世超 匙亮 通訊員 劉慶)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