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在不同的行業,卻有兩個領域卻不得不去觸碰,一個是幫人選車,一個是幫人攢電腦,部十分不巧的是,這兩個方面我都干過,可以說,在這兩個領域大概的事件是沾死或者碰上亡,無論是任何配置,被噴總是在所難免的,還有無論是汽車什么車型,也會都遭到口誅筆伐的,但是我今天還是聊,主要聊的是普通家庭選車的幾點思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或者探討下!
自我介紹及評價
個人在這方面和購車流程已經有三次經驗了,一次是購買合資品牌B級車,一次是國產品牌緊湊SUV,還有一款是國產品牌新能源中型SUC,裸車價格都是在大約15-30之間。
好了,下面我就說一下大概的一般家庭用車和選購主要探討的一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基本原則
合適、合理
二、基本出發點
(一)預算、預算,還是預算
一句話“車是讓生活變的簡單、有趣的工具”
為什么把這個預算擺在第一位呢,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汽車在我們國家來說,兼具實用性和炫耀性消費雙重功能,說白了就是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子工程”。所以,在考慮買車預算的時候適當予以考慮。二是買車不是一錘子買賣,從裸車購置后的購置稅、車船稅、保險等,到后期的燃油、保養、停車、年檢、每年的保險等都是不可忽視的支出。綜上兩點,還是從預算開始說起。
首先說裸車預算。這個一方面取決于你現有的經濟基礎,比如說我有二十萬定期存款,或者我有十五萬的股票或者投資基金,打算用來購車。注意,這是在不影響現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匡算出來的。另一方面可以考慮,我未來工作穩定或者事業處于上升期,家庭(個人)現金流為正數且穩定。那我可以通過加杠桿來實現買車的夢想,或者說提升一個裸車的檔次。比如說從A級車到B級車,從普通品牌到豪華品牌等等。
這個說起來,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原則可以遵循,那就是家庭集體決策。一家人,或者夫妻二人共同決定現在可以有多少可支配儲蓄用來購車。這個預算可以寬泛,比如說12萬至15萬,也可以卡住一點比如說就是13萬。同時確定一個天花板價格,這個要堅持、堅持,一定堅持。很多朋友在家里討論的時候,確確實實根據自己家庭的真實財務能力確定的預算,但是被銷售一忽悠就會出現“加X萬,不如買XX”的情況。不少朋友打算買捷達的,結果開著帕薩特回來了;有的本來是去看飛度的,結果被旁邊寶馬4S店推銷了一輛118。這個沖動型的消費也許能夠帶來一時的快感,但作為大額耐用品消費的汽車來說,可能會對家庭財務造成不小的沖擊,從而影響生活質量,讓汽車成為一個累贅。
劃重點:定死預算,絕不輕易更改。
另一方面,我們說說用車平時的花費。這個因人而異、因車而異、因地域而異。舉個例子:一款10萬的車,保險5500左右,購置稅9000,牌照按一般的地方算1000(驗車加上牌),裝潢2000,車船稅350。共計。小保養250左右,大保養450左右。一般5000公里一次小保養、公里大保養。如果油耗每公里1元。平均每天30公里(含周末短途出游或購物),每月按1000公里,就是1000元油費,停車自己估算。新車一般不會有毛病,就是有也在質保期,所以頭兩年基本沒有維修費。
比如說有的朋友一年開車違章能扣120分(筆者親眼所見),有的好幾年都不會違章。相同的歷程,用車成本大不一樣。比如說北京現代瑞納和北京現代的第九代索納塔抵押車價格怎么算,同樣是做基礎保養,4S店的收費肯定是天壤之別。筆者曾經有一個土豪客戶,來我們公司辦事,在樓下停車把自己車的反光鏡給撞樹上了,車是奔馳S400,恩,一個反光鏡4S店開價7800元;我的車是入門級B級車,兩個反光鏡都撞過,一個在4S店換的,要價980元。另一個是找汽配城的朋友換的,僅僅花了320元。雖然差價差三倍,但從實際體驗來說,貌似感覺不出來。再比如說你在帝都停車,也許一年的停車費就能成千上萬,但在五六線小城市或者城鎮地區抵押車價格怎么算,一年最多花個百十塊錢的停車費。所以,這些費用也要匡算。
一般從整個家庭財產分析看,家庭剛性支出(含房貸、日常開銷等)不要超過家庭純收入的65%,當然不同家庭時期不一樣。比如說剛剛結婚或者組建家庭的小夫妻,可以適當加杠桿,主動負債、積極負債,適當提高家庭資產負債率,因為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對于年齡大點的,適當保持債務比例的穩定。
網上有很多這方面測評的網站,只是冰冷的數據說明。筆者這段話,主要是一些實際情況、或者原則性分析的指導,希望大家適當借鑒。
左右的中級車就好,可看著奔馳也不錯,就買了。
需求上幾大關鍵詞:質量、性能、安全、外觀
質量:從目前質量上來說,這是一個很客觀但同時又主觀性很強的詞語。其實,從宏觀來說,目前汽車質量絕對是讓人滿意的。大家可以查看各家汽車企業的故障率等指標,基本上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多。出現一種很奇怪的情況就是,某個車型由于很特殊的原因或者很小的一個群體,一個不算大概率的故障,經過網絡一傳播就成了某個車型不行,甚至某個車品牌不行,更有甚者說某車系不行。這種以偏概全的觀點需要糾正。
看質保吧,有的五年十萬公里,有的甚至終身質保,這種的多少能增加一點分數
性能:比起0到100公里加速,我更關心的是汽車的剎車性能。也許,有時候讓你傾家蕩產的就是那不到一米的距離。這個適當關注就可以,五六年前,去試駕2.0T的CC,感覺已經很快了,后來有機會體驗一下比亞迪唐的加速,感覺一個天一個地。如果一般的家用車是推背感的話,那新能源汽車給你的是跳降落傘般的感覺。
安全:現在安全從當年的ABS到流行的ESP等,再好一點的ACC、主動剎車等技術,都是一步一步的讓車輛更安全。首先重視被動安全,比如說氣囊、整車的防撞性能等等;然后是主動安全性,比如說是否有ESP,是否有防碰撞預警等等。
重點:駕駛員是車輛安全的決定性因素。
外觀:見仁見智。曾經看到眾泰的2008,當時感覺……但是發現,開起來還是不錯的(低速)。
(三)破除偏見、破除迷信、破除水軍
1、某車系到底好不好
看到不少朋友,動不動就說某個車系不行。比如說經常說的美系車油耗高、日系車不耐撞、法系車設計奇葩、德系車買信仰等等。其實大可不必,同樣清華大學畢業的,有的一路高歌猛進、平步青云,也有的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一生毫無作為。這樣的例子很多。
希望還是理性的看待。
2、買車與愛國
不可否認,某些國家確實與我中華民族有著刻骨銘心的深仇大恨,就算它認錯,我個人也不會原諒。但是說到車,首先某國車的技術不服不行,特別是發動機技術領先我們也不是一點半點,其二關于某國車不安全、鐵皮薄、鈑金差的評論一直不絕于耳,這里我可以斗膽的說一句,這些其實都是主觀感受,真正的客觀評價,結果估計會和大伙的想象相反。其三關于買不買不愛國的車,我認為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買。我用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買我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什么不對?況且大部分不愛國的車的生產在國內創造的就業崗位、社會財富遠遠高于我們對對手國本土的貢獻,何樂而不為呢?
3、正確看待故障及故障率
人無完人抵押車價格怎么算,車無完車,這很正常。第一是看待故障,這個需要專業人士來鑒定。第二是看廠家怎么處理,如果像某廠家用打補丁的方式解決懸掛斷裂的問題,這種愚弄消費者的行為,確實不怎么樣,按理說應該得到市場的懲罰,不知道為什么,并沒有。相比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更重要。請各位看官移步每年的3·15晚會。
第三就是故障率的問題,反應的問題多,不一定說這不好。應該理性的看,畢竟賣出的越多,產生問題的概率越大。如果一年就賣20臺車,估計也不會有什么大面積的故障反饋。這個還是從概率上考慮。
三:基本風險點
(一)車貸及相關金融服務
1、車貸汽車分期
(1)目前,農行、建行等有專門的商戶分期POS,農行的費率大概可以到三年10%出頭,建行的費用也差不多。但是要求4S店必須有專門的POS,而且要有銀行的信用卡。這兩點同時達到,比較困難,所以如果能這樣辦最好,不能這樣辦也不要遺憾。很推薦。
(2)建行等銀行的直客式汽車分期。以建行為例,首先向銀行提出申請,要汽車貸款,然后自己全款買車,買完車以后帶著所有材料(發票、機動車登記證、購置稅完稅證明、身份證、建行信用卡(不限額度)等等)到建行作汽車價格認證、然后汽車抵押、最后貸款批準并發放。這一系列流程,順利的話,用不了五天時間,不順的話最慢也7-9天,還是非常快的。這樣一年費用4%,兩年8%,三年12%,另外還有二三百塊錢的抵押、價格認證費用。
這種貸款辦起了比較方便,費用也算是比較低,沒有抵押費的、必須全險啊等等。缺點就是必須第一期還款的時候付清所有手續費,比如貸款5W,三年,第一期手續費是6000+1388.89的分期費用。不管提前還款還是如何,手續費是不退的~你懂的,銀行就是這么霸道。
(3)走4S店幫你走銀行分期,這個費率不算低,比方法2稍微高一點,但是黑就黑在必須是全險、必須有2K-3K的抵押費用、必須有擔保費用等等,算下來也是很高了,不推薦這種。
(4)4S店得金融服務,這個就是廠家的金融貸款了。我只能說,黑、太黑了、實在是黑!費用高、手續費高,簡直就是給自己挖坑啊!他們完全就是從自己利益出發,各種抵押費、擔保費、全險(一般強制在4S店購買2年或3年的全險)、保證金,最后還手續費很高。堅決不推薦,優點就是審批非常簡單、門檻兒也很低,基本是申請就會批,但你想想未來的三年被四兒子店綁架,哎,欲哭無淚把……
(5)其他就是一些招商、渤海、光大等中小股份制銀行或城市銀行的貸款業務了,我沒有去了解,也就不多嘴了。
2、車險
就說說保險,至于買什么險種,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因為大家買過車的都懂,我跟大家說一點的是,想省錢,就一定要態度強硬,甚至要蠻橫一點,就是不要在4S店買保險,我全款買車,然后你商家開發票你就開走就可以了,買不買保險你銷售別多嘴,雖然有些服務態度還是不錯,但是,說實話,感覺保險費用有點高,這點,我想大家都會遇到過,這就我想說的問題。
最后,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買車只是在于想或者不想,沒有說買不起車這回撤,買不起房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有部分人雖然口頭說沒錢買車,現在幾萬首付都可以提到一輛車, 看個人需求 有些就是不愿意花錢買車 覺得浪費 特別是大城市 公共交通很發達,好了,我想說了就是這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個人建議,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